【李贽与儒学的关系】李贽:《万历十五年》中说他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1602年,李贽在狱中以剃刀自刎而死,这一年他七十五岁。回头细看整个明朝的历史,尤其是万历时期,李贽绝对是一个绕不开必须要提的人物。
他在1580年离开姚安知府是我职务之后,一直靠着朋友中地主绅士的接济维持着生活,而他从不觉得这些接济有什么不妥。在若干场合,他一方面自我批评,一方面又自我怜惜。在给侍郎周思敬的信里,他说:“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然而祸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苦海之难逃也。可如何!”在这种语调中看不出丝毫自我牺牲的意味。
李贽是儒家的信徒。1587年,他已经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第二年,他就剃发为僧,这一年他六十一岁。剃发的原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遁世,而是他的环境已经允许他抛却呆板、拘束的生活,得以寻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藏书
李贽1527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他原本姓林,后来改姓李。六世祖林驽是泉州的富商,和波斯湾进行往来贸易,娶了“色目女”。可能就是印度欧罗巴钟的女人。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中,他的祖先一直和混血家庭和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往来。李贽本人从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长大成人。
到了李贽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1552年,他得中举人。中举之后因为没有钱,句没有在去考进士及第,于是就去在朝廷中做官。之后的很多年,他的官职都很卑微,浮浮沉沉,郁郁不得志。1559年,又因为父亲的离世而停止丁忧。服满后如今,等了一年零八个月,才得到一个国子监教官的职位。期间都是以教书来养家糊口。他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但是除了大女儿以外,其他的都早早夭折。
李贽也是一个很爱妻子的人。1563年,他的祖父去世。他的上司和朋友根据当地的习惯,送给了他很丰厚的赙仪。李贽把这些钱的一半用来在河南买了一处地产,给他的妻子,让他们留在河南,剩下的一部分自己带回福建,回去安葬自己的祖父和祖先三代的灵柩五口。
但是这一决定却增加了他妻子的负担。他们一别三年。这是因为李贽手上钱财有限,不可能在丧葬之后再携家往返,所以只能忍心拒绝她一起返回泉州的请求。等到重新在相聚的时候,他才知道他的两个女儿因为饥馑,营养不良而亡。这使他伤痛不已。
李贽
李贽的妻子是一位标准的贤妻良母,只要对丈夫的事业有利,她就能够忍受一切乃至牺牲一切,但是她不能理解丈夫的精神世界。后来,1587年,她临死以前,对此提出让李贽回到泉州。当妻子的死讯传来的时候,李贽写了六首诗来表达当时的伤感。
诗中称赞她的贤淑,说“慈心能割有,约己善持家”。他们夫妻四十年来没有面红耳赤的吵过架。只是遗憾她没有能够理解“丈夫志四海”的宏猷。在很多年之后,他还劝告朋友不要轻易削发为僧,尤其是有近亲的人更要三思而后行。
这种劝告,其实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哲学家的一次自我的忏悔。李贽在狱中,要侍者为他剃头,等侍者离开的间隙,李贽用剃刀割开了咽喉,但并没有咽气,留下了一段对话。侍者问:和尚痛否?答:不痛。问:和尚何自割。答:七十老翁何所求!而据袁中郎记载,李贽在自刎后两天,才始得死去。
冯元仲在《吊李卓吾先生墓诗》中这样形容李贽:"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万历皇帝
赵先生认为,李贽是那个时代悲剧的一种产物,他性格以及精神的形成和那个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但是可悲的就是仅凭他自己一个人并不能够改变什么,所以他是痛苦的,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成灌木,不能形成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