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豫剧演员 【瞧这些角儿】王惠:“歌唱型”豫剧表演艺术家

2017-1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瞧这些角儿]王惠:"歌唱型"豫剧表演艺术家本网原创王惠演出剧照.照片由本人提供河北新闻网10月7日讯(记者王萌)她是第一位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个人豫剧交响音乐会的演员,她是第一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豫剧的表演艺术家;她的嗓音宽阔明亮.丰厚圆润,高音可唱华彩,中低音亦可运用自如;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五世请缨>中的佘老太君.<义烈风>中的童玉姗.<魏敬夫人>中的魏敬夫人--她就是王惠,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豫剧大师常香玉的

【瞧这些角儿】王惠:“歌唱型”豫剧表演艺术家

本网原创

王惠演出剧照。照片由本人提供

河北新闻网10月7日讯(记者王萌)她是第一位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个人豫剧交响音乐会的演员,她是第一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豫剧的表演艺术家;她的嗓音宽阔明亮、丰厚圆润,高音可唱华彩,中低音亦可运用自如;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五世请缨》中的佘老太君、《义烈风》中的童玉姗、《魏敬夫人》中的魏敬夫人……

她就是王惠,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入室弟子。今天上午,记者专访了这位豫剧旦行中难得的“歌唱型”表演艺术家。

学艺路上有“贵人”相伴

王惠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平时很喜欢听戏曲,受家庭环境熏陶,王惠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1975年,河南戏曲学校招生,12岁的王惠经过6道选拔,最终顺利进入“科班”。

“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孩没有手机、iPad可以玩,都比较单纯,进学校后就是一门心思练功。”王惠说,白天练习一整天,晚饭后,拿上道具又回到练功室练习基本功。

成功需要个人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也离不开“贵人”的指点和帮助。王惠说,在她的戏曲生涯中,遇到了很多“贵人”,对她的成长和进步帮助很大。

“我的声腔启蒙老师仁安华在我很小时候就教我练声。”去戏校学习之前,在豫剧移植样板戏《红灯记》中扮演李玉和的仁安华,从声腔上给王惠打基础,教她练习发声的方法。

到了河南戏曲学校,班主任霍云景比较喜欢王惠,经常在业务方面给王惠“开小灶”。“所谓开小灶,就是加班给我练‘私功’,单独对我进行训练。”王惠说,这样有助于夯实她的基本功。

毕业后,王惠来到河南豫剧院一团,在这里遇到了业务团长夏祥林前辈。夏祥林对她要求也很严格,每天别人9点上班,她8点半就到练功房,将学过的功夫在夏祥林面前温习一遍,然后请夏老师指导。“别人不练的时候我提前练习,提前进入角色,日积月累我就比别人练得多,收获多、进步也快。”

“现在很多老师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些事儿一直在我脑子里,每当想起来,就觉得很幸福。在艺术道路上有这么多老师陪伴着我、鞭策着我、激励着我,伴我成长,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王惠说。

王惠照片由本人提供

在舞台上把戏唱好,就是戏比天大

作为常香玉的入室弟子,常香玉对王惠的言传身教至今影响着她。

常香玉在生活中的点滴言行、对戏曲艺术的认真执着都让王惠受益匪浅。

每次演出之前,常香玉一旦在后台开始化妆就不再讲与戏无关的话,化完妆后便清嗓子,让自己进戏。“不管是在哪儿演出、观众是谁,她都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场演出。”

做人方面,常香玉中规蹈矩。有客人到家中做客,她都是坐在硬凳子上,而且就如在舞台上一样端坐着。“这是她的习惯,也是她对客人的尊重。老师能成为一代大师,有她个人的魅力。”

常香玉经常说“戏比天大”,为此,王惠专门请教过老师。常香玉解释说,农民把地种好,种地的事儿就比天大;工人在车间把零件组装好,这零件就比天大;我们在舞台上唱戏,把戏唱好,就是戏比天大。

起初,王惠没有悟透其中深意。有一年农历正月十五,王惠下乡演出,露天戏台已经搭好,这时片片雪花从天而落,雪越下越大。舞台上的王惠一张嘴,雪花就吸到嘴里。然而,现场的观众打着伞,纹丝不动地在台下认真观看。王惠被眼前这一幕震撼了,她突然一下子明白了“戏比天大”的含义。“老百姓爱听戏,我们一旦上了舞台开始唱戏,即使天上下雨下雪,也不能中断唱戏。我们只有把戏唱好,才对得住老百姓对戏曲、对演员的认可和厚爱。”

王惠照片由本人提供

传承发展戏曲要从娃娃抓起

上世纪90年代初,剧团不景气,很多从业者选择转业、改行,王惠也曾有过动摇。“我从小就学习戏曲,丢掉很可惜,而且我对戏曲、对我们这个团有深厚的感情,舍不得。”王惠说,她后来获得了很多荣誉,观众、领导也对她高看一眼,这对王惠来说,更是一种责任,始终鞭策着她在戏曲艺术道路上持之以恒,以最好的作品回报社会。“我觉得做什么事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一定要踏下心来,切忌浮这山望着那山高,哪儿挣钱就去哪儿。”

对于戏曲艺术的创新,王惠觉得,创新的前提是固本,把本留住。固本求新,一旦有了突破就能创新。“我们传统的、民族的固有的东西不能丢掉,在此基础上再去谈探索创新。”

而普及戏曲艺术,由政府买单是个很好的方式。王惠表示,河南在普及戏曲艺术方面做得很好。政府每年要求各地市组织文艺下乡,把戏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至今已经连续实施了四五年。从前年开始,河南实施“中原大舞台”,即为满足于城市观众需求,通过实施5元、10元的低价票,让城市的工薪阶层也能买得起票,进剧场看戏。从今年开始,政府组织豫剧进校园,从学生做起、从娃娃做起,培养青少年戏曲艺术情操。“从政府层面去弘扬传统文化,力度很大。”王惠说。

10月8日,王惠将带领80余名演员在石家庄人民会堂演绎《五世请缨》。王惠说:“这个戏是我们团演了几十年、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女角多,服装色彩、演员阵容都好看,相信石家庄市民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