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山自然保护区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9-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和稻城两县境内,东经99°33′00″-100°31′48″,北纬29°06′36″-30°06′00″之间.总面积459161公顷,其中理塘县部分为334608公顷,稻城县部分为124553公顷.保护区以高寒湿地和麝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编辑本段四川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孜州理塘和稻城两县境内,东经99°33′00″-100°31′48″,北纬29°06′36″-30°06′00″之间.总面积459161公顷,其中理塘县部分为334608公顷,稻城县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和稻城两县境内,东经99°33′00″—100°31′48″,北纬29°06′36″—30°06′00″之间。总面积459161公顷,其中理塘县部分为334608公顷,稻城县部分为124553公顷。保护区以高寒湿地和麝类为主要保护对象。

编辑本段

四川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孜州理塘和稻城两县境内,东经99°33′00″—100°31′48″,北纬29°06′36″—30°06′00″之间。总面积459161公顷,其中理塘县部分为334608公顷,稻城县部分为124553公顷。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以高寒湿地和麝类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湿地是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寒湿地之一,其生态系统功能非常完整,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源补给地。与四川其它地区湿地相比较,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有如下特点:是四川省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是高山湖泊最多、密度最大的湿地;是青藏高原古冰川地貌发育最典型、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区域;是以灌丛为主的木本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仅分布在沟谷。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一点是非常罕见的,中国木本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红树林湿地等,而高寒灌丛湿地是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独特之处。同时,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高寒地带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独特,是四川省麝类种群密度最大的区域。总的来说,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在四川省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编辑本段

保护区珍稀动植物丰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林麝,马麝,豹,雪豹,中华秋沙鸭,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绿尾虹雉,斑尾榛鸡,雉鹑等。二级保护动物更多。只要有森林的地方各种保护动物就非常多。

其中林麝,马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四川省密度最高的。白马鸡,岩羊等也是四川省密度最高的。珍稀植物也非常丰富,星叶草遍地都是。草麻黄以前还没有记录在保护区,结果数量很大。桃儿七在保护区成片分布。这些都是其他保护区很难见到的。

保护区动植物区系十分复杂。除前面提到的保护动植物外,兽类方面,采集到在四川仅记录于盐源,发现于云南丽江的小麝驹。仅分布于东洋界低海拔地区的白腹鼠。仅发现于康定的四川林跳鼠指名亚种等等。

鸟类方面,发现仅在四川若尔盖以北繁殖的黑颈鹤在保护区繁殖。发现基本不在中国繁殖的中华秋沙鸭在保护区繁殖等等。两栖类也非常丰富,采集到大量四川湍蛙,齿蟾,齿突蟾。最值得注意的是:保护区发现温泉蛇。该物种全世界仅发现于中国西藏,是西藏的特有物种,发现100多年来没有发现的第二个分布点。此次在保护区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编辑本段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600-5020米,方圆3287平方公里,以“稻城古冰貌体”著称于世,是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留给人类的古冰貌遗迹,空旷寂寥,怪石林立,千姿百态,景象万千。1145个晶莹剔透的高山湖泊,碧蓝如玉,其规模和数量均是全国之最。最大的海子兴伊措面积达7.5平方公里,其冰蚀地形发育完全,冰蚀岩盆星罗棋布,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地貌的重要基地。

站在海子山,极目远眺,天地无止无境,景象壮观,憾人心魄。海子山是个天然石雕公园。铺天盖地、千奇百怪而又形神兼备的天然石雕给人震撼的感觉,让人不禁在惊叹天地造化之奇妙的同时,不由也感到宇宙自然的神秘和不可思议。

1145个高山湖泊如仙子感物伤怀时不经意间滴下的眼泪,散落于嶙嶙乱石间,碧蓝清澈,晶莹剔透。湖水寒冷刺骨,游鱼却在其中欢畅穿梭,湖面百鸟栖息。湖边石缝间不时露出茸茸小草、点点小花,在接近海拔5000米高的土地上虽然弱小却也摇曳出充盈着生命力的艳美。

这里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还曾是恐龙的家园。1982年,科学家就曾在海子山中部发现恐龙牙齿化石和桉树化石。说不定幸运的你,也能在乱石间捡到一块恐龙化石或远古森林留下的植物化石。加之保护区内的景点各具其妙,可以说海子山是集科学考察、徒步探险旅游的理想天地。

磨坊沟是通向海子山的山溪小沟,全长43公里。沟内牧草丰茂,溪流潺潺,高原黄鱼成群穿梭。山峦、草场的灌丛中旱獭、野兔、藏雪鸡等小动物随处可见。

兴伊错海拔4420米,是海子山最大高山湖泊,藏民视为圣湖。湖水碧沉凝,鱼游其间;湖面宽阔,百鸟栖息。极目远望,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自然景观绚丽磅礴,气势宏大。

距稻城县城4公里。温泉水质清澈,无色无味,水温达68℃以上,可饮用。具有强身健体,疏经活血,调理人体内分泌功能,治疗皮肤疾病之功效。生活在温泉附近的藏民大多长寿。

小镇风景绮丽,公路沿线牧场开阔平展,河流平缓如镜,遥望远处,山峦起伏,气象万千。村落、牧人、牛羊散落其间,宁静安详。公元1144年前,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觉悟赞誉:“我走遍藏区,来到此地。这里风景秀美,牧草丰茂,六畜兴旺,佛光普照。我愿在此修建寺庙成就功德”。

蚌普寺位于稻城县桑堆乡境内,海拔3943米,距县地30公里,建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0年),蚌普,系藏语译音,“草坝之边”的意思,创建人是佛学白教大师葛玛巴·都松钦巴(1110-1193年)。他为扩大自身影响建此寺,进行讲经学法,并自作自身佛像供世人朝奉,该佛像在此庙保存至今。

此寺不设活佛转世制,寺庙由“哈奔”掌管,任期三年,该寺推行农禅并重,僧侣要参加农牧劳动,佛事活动,根据农忙等情况,佛事随之变更。

白教的传播主要靠“口传心授”,师父口授给弟子,弟子根据师父的传授进行修炼,不太依赖经文和书本,所以也被称为“密宗”。密宗的修炼非常艰难。蚌普寺(崩波寺)的僧侣修炼,至少都要经过三年三个月三天的时间,而且在修炼期间不能与外人见面,亲人也只能一年相聚一次,而且必须隔墙进行交谈,三年修行完成要通过考试,据说合格者能一跃跳上后山数十米高的绝壁。

在后山的崖壁上,有很多古老的岩画和修行的山洞,其中有一幅岩画和文字是葛玛巴·都松钦巴亲手所写,内容是:一是他说在藏区留下最多的东西在这里,二是他的预言:下面是他第二世到第八世的情况。

为“藏地三宝”之一的帕木竹巴于1144年建造,寺内存有口含帕木竹巴亲身牙齿的自塑雕像一尊。该寺古木参天,环境幽雅,到处鸟语花香。

建于明初,藏有十万颂经书,供奉大小佛像数百尊,其中有九世班禅所赠檀香木释迦牟尼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