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镇守哪三关 杨六郎镇守的是哪“三关”?
杨六郎本名杨延朗,杨业(杨继业)之子,为避宋真宗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之讳,更名杨延昭。据史料载,杨延昭系杨业之独子。但为什么叫做“六郎”呢?主要有这样两种说法。其说一,延昭与部将结义,按齿序排行第六。其说二,镇守“三关”二十载,辽人闻声丧胆,视其为“将星六郎”下界。至于杨业生有七子,加上义子延顺,人称“七郎八虎”之类的说法,实为虚构杜撰。
杨六郎镇守的“三关”在那里呢?传统认为是山西的雁门关、偏头关和宁武关。据考证其实是河北的淤口关、瓦桥关和益津关。五代时期,后唐有一个节度使名叫石敬瑭。此人心怀异志,图谋弑君自立。当时北方的契丹人也正耽耽在侧,伺机进犯中原。
双方各有所需,一拍即合。石敬瑭自甘下贱,跪认比自己年幼十一岁的辽主为父。在契丹人的扶持下,他灭掉后唐,圆了自己的皇帝梦。作为谢礼,这个卖国求荣的“儿皇帝”,居然将东起河北遵化,西接山西神池,北迄长城,南至天津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此举使得中原门户洞开,对大宋王朝的北部边陲构成直接威胁。
后周时,世宗柴荣曾亲率大军收复失地,无奈痈发于背,客死军中,致使北伐半途而废。宋太宗赵光义也曾兵发三路,攻打契丹,试图夺回燕云十六州,最终却损兵折将,铩羽而归。就是在此次西路军的战役中,杨业因遭统帅潘美(潘仁美)陷害,被困两狼山,落得个碰碑而亡。
杨延昭子承父业,临危受命,出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扛起了东路抗辽大旗。高阳关位于河北省高阳县东,著名的“三关”在其正面一字排开——瓦桥关(今雄县)、益津关(今霸州)、淤口关(今永清)。弯弯曲曲的白沟河横贯东西,将宋、辽两国一分为二。三座雄关坐落在河的南岸,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北岸便是契丹人的雄师铁骑,百里连营。
《春游社琐记》一书称:河北省定兴县有一北河店,店南有桥,桥侧白沟有六郎堤,杨六郎曾在此驻防。今新城县东北有孟良营,雄县有焦赞墓。旧传白沟店有题壁二绝。其一:“拒马河边古战场,土花埋没绿沉枪,至今村盲鼓词里,威震三关说六郎。” 其二:“亚古城荒焦赞墓,桑干河近孟良营,行人多少兴旺感,落日秋烟画角声。”悠悠白沟,日夜流淌,默默见证着“三关”这个古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