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界雌雄大侠:波伏娃与萨特(张明明)
哲学界雌雄大侠:波伏娃与萨特,细数了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与女权运动创始人波伏娃两位大侠的学术概况及浓彩生平。与一般的哲学贴不同的是,本篇文字活泼,有褒有贬,左申右引,又不忘劝告勉励,很值得一读!
一切要从很久以前的那堂《政治学原理》说起。
那时,我还上大一。《政治学原理》课前有presentation,会加分。赤裸裸的诱惑下,我有天就大步流星走上讲台字正腔圆如ccav新闻联播主持人般,做了一场题为《我不是女权主义者》的关于波伏娃《第二性》的读书报告。报告结束我颠颠儿走下讲台心里还直乐呵:效果不错,效果不错!后来,据可靠消息来源,我班对我心怀叵测蠢蠢欲动本欲下手的几位gg,从此后一个个噤若寒蝉悬崖勒马猛踩刹车。他们私下里评价:这妹纸外表清新森林系,内心金刚又暴力。血淋淋的事实使我不得不承认:我!悲!剧!了!
各位以后当了爹妈,女儿青春期建议教材:《还珠格格》《一起去看流星雨》。吐血强推!
波伏娃和萨特这对雌雄大侠,我先认识的萨特。和认识大神斯宾诺莎一样,我看了《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文集里收录了萨特的《墙》和另外一位存在主义大师加缪的《局外人》。1964年,瑞典学院决议颁发萨特诺贝尔文学奖,可大侠萨特大手硬邦邦一挥:我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拒了世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其实,做人如萨特般精明,当然知道拒绝领奖当然比领取此奖更能惹起世人的关注,更有轰动效应。不过,萨特视一大笔诺贝尔奖金为粪土的精神还是值得大家学习滴。
萨特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他很小时爹爹就去世了。在哲学家文学家圈子里有一个经大量统计学数据证明的伪真理:想当大师,你爹是不是李刚不重要,但你爹必须挂得早。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父权的管制,不会形成父亲上帝的观念,思想会享受更高的自由空间。比如咱们的卢梭同学、大仲马同学、尼采同学等都经历过幼年失怙。
人不猥琐枉少年,萨特少年时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猥琐锉男:个子很矮不说,还是个斜眼儿。他锉就锉,还挺色,从小就喜欢追逐姑娘,可惜自身条件太差,姑娘们都懒得搭理他。追不到妹纸的萨特内流满面,仰天长啸:哥以后要成为司汤达和斯宾诺莎!多少年后,他果真做到了一半文学家一半哲学家:他左手蘸文学之饱墨,右手提哲学之妙笔,由锉男萨特成功转型为战后存在主义江湖里义薄云天的大侠萨特,成为大侠的萨特虽然还是矮个子斜眼,但却再也不用发愁妹纸,只见他:
1929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习时,萨特认识了小自己2岁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与世间所有正当龄的小情侣一样,他二位也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山盟海誓私定终身;可与世间所有正当龄的小情侣又不一样,他俩的山盟海誓惊世骇俗:我们之间永不说谎永远挚爱对方,但我们永不结婚永不干涉对方同其他人的其它爱情!从此后,没领证的萨特和波伏娃开始了非法同居,他俩非法同居了50年,契约爱情了一辈子。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到底是个啥,还要从18世纪的哲学讲起,那时候哲学为了和神学作斗争,为了否定神性承认人性,所有的理念都强调本质先于存在,人的本质先于人的存在。这种本质在柏拉图那里叫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叫理性;在托马斯阿奎那那里叫上帝知识,在笛卡尔那里叫观念;在黑格尔那里叫绝对精神。到了萨特这里,他开始和传统的哲学决裂:他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在萨特看来,客体世界荒谬荒诞,人生由此痛苦孤独。但是作为主体的人却应追求自由,不断选择,我们在自由选择时又应该承当责任,自由和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
萨特将存在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在的存在,就是物的存在,它无意识无目的无理由,它就是它,它孤立而偶然,因此萨特讲:现象即本质。另一类是自为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有意识的存在,是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强调行动的永恒可变性,它要改变自在存在的永恒性。个体的人没有不变的本质,他自身的现实境遇和自由选择创造了他的本质。一言以蔽之,萨特的客体世界是自在存在,主体世界是自为存在,人边追求自由边承担责任,在行动中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
在萨特看来他人就是地狱,这句来自剧作《禁闭》里的名言曾一度让萨特置身于口水战的中心。萨特这句话不是让大家去仇恨他人。他只是在研究自在存在自为存在的同时,探讨另外一个存在即为他的存在,研究人就绕不过他人。在萨特看来,如果现实中你和他人关系恶化,那他人就是你的地狱;如果你太依赖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他人就是你的地狱;如果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那自己个也是自己的地狱。面对这些精神地狱,人要以自由为武器,改变行为,打破依赖,我们不能作茧自缚,我们要砸碎地狱,凤凰涅槃!
20世纪是萨特的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满目苍痍,道德理想幻灭,人们苦闷消极。萨特的存在主义一方面指出现实的荒诞,但另一方面又给芸芸众生指出一条出路:自我选择。萨特的存在主义将哲学介入生活,哲学和人民群众可以来个亲密接触,哲学的亲和度也被发挥到极致。存在主义为不合理的现实找到了合理的支撑点,于是,风靡一时。
今天,存在主义的浪潮已经渐行渐远,然而,是浪潮它就会惊涛拍岸,它离开的力量有多大,它涌回的力量就有多强。当下的我们正生活在是一个饶舌和平庸的时代,我们也许会将郁闷悲催纠结等词汇轻易挂在嘴边,但我们却永远也感受不到存在主义那种激烈和极端的焦虑感,那种关于痛苦和绝望的真诚情感。
存在主义以极端的方式告知世人:每个个体都必须承担他无法放弃的自由!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里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西西弗几十年如一日滚着石头上山,石头到山顶再滚下来,无论再虚无再荒诞再徒劳,西西弗还是哼着小曲不问明天。西西弗无疑是幸福的,他选择了自己命运,他又高于自己的命运!
存在主义被萨特和加缪诠释得炉火纯青,其实早在他们之前,早在19世纪末,尼采、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大师就已经在著作中完整表现出存在主义的主题:绝望,虚无与荒诞。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群魔》中借基里洛夫的理性自杀观,表达了自由的逻辑起点必然导致自杀的结论:谁如果仅仅为了战胜恐惧而自杀,谁就证实了人的完全的,绝对的自由,谁就立刻成为上帝。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这近百年的时间,西方文明整体遭遇了黑暗时代。老子曾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陷入集体性苦难,文明内部也出现悖谬与慌乱,思想被迫对历史的悖谬做出回应。于是,存在主义应运而生,它残酷却又伟大,正如萨特所说:我抵制的恰恰就是绝望,我知道我将在希望中死去,而我必须为这种希望创造一个基础。不错,面对人生那虚无和荒诞的无限深渊,就让个体的自由选择接受考验!历史的残酷造就了思想的极端!
其实,世界上有一个民族和咱们中华民族的相似度很高,它就是法兰西民族。这个民族和我们一样讲究口腹之欲,散漫无组织喜欢窝里斗,且爱俗世生活爱得死去活来,世界上只有法式大餐可以和中华美食相媲美,当然法国人也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很自恋喜欢自我崇拜。
这种自恋表现在文人身上就是自传体。法国盛产自传体,自传体回忆录基本可以信手拈来。比方说,卢梭的《忏悔录》,司汤达的《自我崇拜回忆录》,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等等。到了女侠波伏娃这里,她将自传体回忆录演绎得淋漓尽致,她一共写了七部!波伏娃的所有作品中,我个人感觉除了她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名士风流》,和被誉为女权主义圣经的《第二性》不错外,其它作品有如鸡肋:思想上于萨特她略输文采,文字上于咱们的法国情人杜拉斯她又稍逊风骚。
波伏娃在思想上紧跟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在《第二性》一书中她提出世上本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女人本性:女人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第二性》方一付梓,就立刻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这世道什么都是越禁越畅销,一时间《第二性》搞得洛阳纸贵。
波伏娃的《第二性》一书共分为二卷:第一卷事实与神话,她从经济学,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角度研究女性问题,向大家详细演示了妇女今天所处地位的演变史;第二卷当代妇女的生活,波伏娃分析了女人是怎么成为弱者成为第二性的,并告诉大家:女人不是月亮!女人应该走向独立和解放!
《第二性》用今天人的眼光看,估计也谈不上是一剂猛药,可放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它的出现就是重磅炸弹,强烈的夸奖和恶意接踵而至。有人骂她性冷淡慕男狂阴茎崇拜者,因为在书中大量讨论了关于女人流产堕胎问题,她又被怀疑为堕胎狂,更有哥们儿大半夜敲波伏娃家大门:大姐呀,俺媳妇不小心怀孕了,无痛人流医院求推荐呀!波伏娃差点得精神抑郁症!
波伏娃总会让我想起咱们国家一位也被众人骂得狗血淋头的大妈:李银河。话说咱们银河系大妈因为研究同性恋问题,一直饱受非议,嘴巴恶毒点的直接攻击她:是不是王小波死太早,大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