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的小报 “火红的年代”见证峥嵘岁月
程十发笔下的祖国春天,吴湖帆笔下的原子弹爆炸,丰子恺笔下的饮水思源,周錬霞笔下的上海解放,陆俨少笔下的上海港,林风眠笔下的轧钢……5月12日,“火红的年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艺术特展”在上海中国画院揭幕,展览汇聚了上海中国画院所藏吴湖帆、林风眠、陆俨少、郑慕康、周錬霞、吴青霞、来楚生、唐云、丰子恺、程十发等艺术家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当时祖国建设和社会风貌改变的作品40余幅,其中近半数以往甚少展出,甚至从未露面。
“这些画作平时大多锁在库房,有的作品就连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老先生们对于现实题材的提炼、探索,令人佩服。”上海中国画院老画师、77岁的赵豫说。
走进展厅,一幅幅生动、精彩的画作,将观众拉回到上海解放初的峥嵘岁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解放上海》国画手卷。这一手卷创作于1957年,是以八幅连环画组图的方式合裱于一张长卷,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历史事件。
八幅作品除《扫雷》为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外,其余均为独立创作,分别为:汤义方《组织起来》、朱梅邨《反驻军》、郑慕康《送军情》、周錬霞《引路》、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潘志云《刘行战斗》、董天野《军民一家抢救生产》。
这些作品既有以传统山水技法为基础,融入枪林弹雨、炮声轰鸣的宏大战争场景,如《攻掉敌人最后碉堡》《刘行战斗》;也有选取小侧面表现军民合作、军民一心的感人瞬间,如《引路》刻画了月黑风高之夜,老百姓划着小船为解放军战士引路,《军民一家抢救生产》将视角定格田间地头,描绘了解放军战士与农民群众齐心协力抢救生产的画面。
1957年正值上海中国画院筹备阶段,当时已完成画师聘任,开始了有组织的现实主义创作。这批以上海解放为主题的作品是画院最早组织的主题创作之一,作者也都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第一批画师,他们当时的平均年龄不足50岁。
其中,郑慕康擅长娴雅清丽的仕女画,吴青霞以画鲤鱼闻名,朱梅邨所作的山水苍润浑厚……参与《解放上海》组画创作的画家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画坛前辈,也都各具千秋,但他们却能在创作时求同存异、风格接近统一,这正反映了他们顾大局,秉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纯真情怀。
“这八幅作品虽然视角不同,但都画得特别生动。可能也有笨拙的表达,但却把当时解放上海中出现的英雄人物进行了完整的表现。”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全国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对新社会、新生活充满极大热情的艺术家们集中创作了一大批以新中国蓬勃建设风貌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呈现了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经典之作由此诞生。此次展出的董天野《青春结伴到农村》、朱屺瞻《绿化都市》、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胡伯翔《人民公社奶牛》等作品,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朱屺瞻创作于1959年的《绿化都市》,取材于上海市人民公园。上海解放后,上海市政府将跑马厅收归国有,原址的南半部建造为人民广场,北半部改造为人民公园,于1952年国庆对外开放,成为上海市民重要的活动中心。
在这幅作品中,朱屺瞻以“深远”的视角呈现了人民公园一隅——小河环绕,河上有小桥数座,桥旁有各式凉亭、石亭、茅亭,游人既可在荷花池观鱼,亦可手划木船畅游全园。同时,画家又以“平远”的视角描绘了上世纪30年代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还可见南京路上熙来攘往,电车穿行其间,街道两旁树木整齐排列,热闹一览无余。上世纪60年代繁忙的上海港码头,也被陆俨少用一幅创作于1966年的《上海港》定格下来。该画中大型货轮停靠在码头上,车流穿梭不息地吊装运输货物,轮船烟囱蒸腾出的烟气飘入云霄,远处黄浦江畔鳞次栉比的外滩建筑在云水之间若隐若现,钢铁货轮、城市楼房、马路汽车的线性结构和朦胧缥缈的烟气、云水形成了对比。
如何用传统的中国画笔墨表现当代生活,尤其是表现建设题材的现实生活,在当时仍处于探索阶段。吴湖帆创作于1965年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堪称这类创作的经典。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上下振奋不已。
当时已年过古稀的吴湖帆选择以原子弹爆炸为描绘对象,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他在具体创作中将文人笔墨的抽象性意趣推向极致,意外地让画面获得了几分抽象表现主义特征。“这些创作是这批老艺术家过去没有涉及过的新题材(工人题材、现实题材),如何表达,对每位艺术家而言都是挑战。所以中国美术史上应该记录他们的不朽功绩,他们探索出了一条超越文人画,表达广阔生活的艺术道路。”施大畏说。
6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看这些作品,依然那么动人,依然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能感受到艺术家在文化观念、笔墨语言、创作心态、创作方法等多方面的审美开拓。“这些作品尽管在技术层面上有点不完整,但是那种真诚、质朴,饱含热情的笔触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给今后探索中国画发展以新的启示——用真情探索,寻找自己喜欢的题材,探索一条新路。” 施大畏说。(高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