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门票多少钱 游览杜甫草堂(工部祠塑像)

2019-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碑刻,就是指把文字或书法雕刻在石碑上.1978年,在山西省平山县三汲乡发现的大篆(籀文)碑刻,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碑刻(约春秋时期).到了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在东巡时立下六块碑刻,今仅存<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泰山石刻>三块残石(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杜甫草堂门票多少钱 游览杜甫草堂(工部祠塑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圣地,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为成都杜甫草堂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碑刻.通过这些碑刻,是我们可以了解草堂的发展历史与厚重的人文积淀.镶嵌

碑刻,就是指把文字或书法雕刻在石碑上。

1978年,在山西省平山县三汲乡发现的大篆(籀文)碑刻,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碑刻(约春秋时期)。

到了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在东巡时立下六块碑刻,今仅存《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泰山石刻》三块残石(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杜甫草堂门票多少钱 游览杜甫草堂(工部祠塑像)

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圣地,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为成都杜甫草堂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碑刻。通过这些碑刻,是我们可以了解草堂的发展历史与厚重的人文积淀。

镶嵌于工部祠门外东壁的《丁酉谒杜公祠赋诗碑》,35× 50 厘米,刻于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行书,何维棣撰书。其碑文为:

杜甫草堂门票多少钱 游览杜甫草堂(工部祠塑像)

一代官私史,三唐风雅师。平生忧乐志,携酒拜公祠。文字京华梦,江山幕府诗。吞声侪(chái)野老,学语笑婴儿。黄、陆同千载,严、高彼一时。森森万行竹,长为护轩簃(yí)。

丁酉人日谒杜公祠敬赋,道州何维棣。

何维棣(1856 —1913年),湖南道州人。字棠荪,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之孙,书画家何维朴之弟,亦工书。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四川候补道。甲午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兴办西学的高潮,四川总督卢传霖奉旨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创建了四川中西学堂(四川大学前身),成为近代四川高等教育的开端。

杜甫草堂门票多少钱 游览杜甫草堂(工部祠塑像)

四川中西学堂总理委员(校长)由省学政(提学使)和四川洋务总局共同物色,四川总督指派,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准,其品级为知府或道台以上有功名的人士。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何维棣出任学堂总理委员(《四川大学史稿》卷一)。

故此碑应为何维棣出任四川中西学堂总理委员(相当于四川大学第一任校长)后,于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正月初七(即“人日”)游览杜甫草堂时所书。

他之所以选择在“人日”这一天前往草堂游览题诗,是特意效仿其祖父何绍基于咸丰四年“人日”专程到草堂题就“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一联的典故,借以延续成都这一特有的文人雅趣(李霞峰,《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初考》,《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

镶嵌在工部祠门外东壁的《重修杜少陵草堂,以陆放翁配飨记刻石》碑,刻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68 ×120 厘米。系杨芳灿起草,谭光祜书写。

碑文为隶书,上、左部略有剥落,其余保存较好,碑文为:

《重修杜少陵草堂,以陆放翁配飨记》

户部广东司员外郎杨芳灿撰,四川夔州府通判谭光祜书石。

嘉庆十有七年(1812年),岁在壬申,(杨)芳灿薄游成都,适方有堂方伯暨同官诸公重修少陵先生草堂落成。仲春之月(注:二月),偕余及夔州府通判谭君光祜、孝廉严君学淦谒其祠。将涓吉日,以中牢祀先生。

余请以宋渭南伯陆子放翁(注:宋代文学家陆游)配飨。或曰: “以陆配杜有说乎?”余曰: “以其心迹之同也。钓台严先生(注:东汉隐士严子陵)祠,以方雄飞(注:唐代诗人方干)、谢皋羽(注:南宋散文家谢翱)诸公配之,此志也。”

或曰: “太白(注:唐代大诗人李白)游于蜀,并祀可乎?” 曰: “诸公先生友也,比肩并祀,客主无别,屈居其下,则先生之心未安。”

又曰: “唐以后言诗者,莫不以先生为宗。宋之眉山苏氏(注:宋代文学家苏轼),明之新都杨氏(注:明代文学家杨慎),不亦可乎?”曰: “二公蜀人也。祠墓所在,魂魄是依,有尸而祝之者矣。先生与放翁,则皆寓公也。

放翁寓蜀久,其依范致能(注:南宋文学家范成大)也,犹先生之依严季鹰(注:唐代剑南道节度使严武)也;其为参议官也,犹先生之检校工部员外郎也,其迹同。及其去蜀也不能忘蜀,署其稿曰《剑南》,轻衫短帽,夜夜眉州,见之诗什,形之梦寐,其心同。至于爱君忧国,每饭不忘,发而为诗,忠愤郁结,其大节亦无不同。斯举也,放翁(陆游)之幸也,亦少陵先生(杜甫)之愿也。”

方伯曰: “然。”因属余作文,属孝廉为之赞,而谓谭君曰: “放翁尝通判夔州矣,子为后进,亟以八分书之毋辞。”

书成,镌之石,陷于祠庑之右壁为草堂故事。

赞曰: “郁作诗史,颠为放翁。溪沙浣白,衫雪乾红。梁父吟成,竹廊祠逸。蝉翼秋心,沤波春日。百花潭北,万里桥南。寓公两代,心香一龛。代产伟人,贤哉地主。石湖季鹰,风今辙古。一家桑苎,千佛莓苔。拜鹃客在,射虎人来。

碑文起草者杨芳灿(1754—1816年),字蓉裳,号才叔,江苏金匮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生,任甘肃伏羌知县。回民田五为乱,守城五日围解。以功擢灵州知州。后晋升为户部员外郎,参与编修《大清会典》。杨氏拥书纵读,益务记览。

后来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孝(丁母忧),贫甚,售书以归。他曾经主持衢州、杭州、关中书院数年,入蜀参与撰修《四川通志》,主讲于锦江书院。嘉庆二十年(1815年)冬,赴安县(今绵阳市安州区)探望弟弟杨英灿于,因病逝世于署中,享年63岁。

杨芳灿好作为诗,与洪亮吉、孙星衍、黄景仁等清代著名诗人齐名,常常相互唱和,其诗词:“蓉裳惊才绝艳,缀玉联珠(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卷三十九)。”“诗则取法于工部(杜甫)、玉溪(注:唐代文学家李商隐)间,填词亦兼有梦窗(注:宋代文学家吴文英)、竹山(注:宋末文学家蒋捷)之妙(《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杨芳灿传》)。”

平生还著有《真率斋稿》十二卷,《芙蓉山馆诗词稿》十四卷,骈体文八卷行世,又集外诗四卷,文四卷,藏于家(赵怀玉《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前甘肃灵州知州杨君芳灿墓志铭》)。

此外,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十《艺文志·诗》载有杨芳灿一首诗作《甲戌四月十九日,李松云太守招同人祀杜工部陆渭南两公于草堂,是日为浣花遨头》。

碑文书写者谭光祜(1772— 1831年),江西南丰人,字子受,一字铁箫。任叙州(今四川宜宾)马边同知时,曾总司金川屯田。道光中调任宝庆(今湖南邵阳)知府,卒于官。

因其“娴于文事,四川总督修《通志》延君为总纂”,“君既兼工骑、射、篆、隶,又善度曲”。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十《艺文志》载有谭光祜所撰二首诗作《草堂寺和韵》、《甲戌四月十九日,李松云太守招同人祀杜工部陆渭南两公于草堂,是日为浣花遨头日,为记是篇》。

此外,谭光祜还曾为杜甫草堂题过一幅对联:“此地经过春未老,伊人宛在水之涯。”

值得一提的是谭光祜还作过《红楼梦曲》,并且上演过(吴云,《红楼梦传奇序》)。

此碑当为杨、谭二人在共同编修《四川通志》期间,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正月草堂重建竣工后的次月,与四川布政使方积等人游览杜甫草堂时所分别撰写、书丹。碑文中记录了杜甫草堂以宋代大诗人陆游配飨杜甫的祭祀格局是根据杨芳灿所建议,沿用至今。

碑文中的“方有堂”,是指时任四川布政使方积(1764 —1814年),方积字有堂,安徽定远人,拔贡生出身。历任阆中知县、宁远知府、夔州建昌道、川北道、盐茶道,后晋升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嘉庆十四年(1809年)至十九年(1804年)任四川布政使(主管一省民政、财政)。方积在四川为官二十余年,清节自励,尤为时人称誉,死后入祀名宦祠。

碑文中的“方伯”泛指地方官,汉代的刺史,唐代的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两代的布政使均称“方伯”。

《赞文》的作者严学淦,江苏丹徒县人,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任嘉庆《重修四川通志》分辑,协同杨、谭二人编修《四川通志》。

清同治版《重修成都县志》卷十四《艺文志》也刊录此文,但其标题却为《重修少陵草堂,以渭南伯陆子配飨记》,内容与碑文略有不同(李霞峰,《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初考》,《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

镶嵌于工部祠门外西侧的这块《五言排律一首,七律二首并跋刻石》,刻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碑文40行,满行14字,隶书。是清代学者陆文杰撰、王承志书。碑文为:

一代骚人宅,千秋诗史祠。潭花红濯锦,溪柳绿垂丝。舍北轩临水,桥西路绕篱。林塘多种竹,蓬户半遮桤。新燕仍巢此,斯人不在兹。低徊怀往哲,辗转忆当时。赋羡呈《三礼》,官怜拜拾遗。悲歌增感慨,季世值艰危。褊躁情偏笃,贫穷志岂卑。

思乡频对月,忧国每吟诗。最是秦州苦,都因关辅饥。有薪皆自负,无米亦难炊。未遂幽栖愿,弥深广厦思。终身何落拓,远道独奔驰。流寓来巴蜀,浮踪半梓夔。依人蚕市外,结屋锦江湄。僻静堪招隐,经营望寄赀。

秋风苔径扫,春雨药栏移。小艇三篙涨,疏帘一局棋。烹鱼银切脍,煮稻雪翻匙。归梦云山阻,闲盟鸥鸟知。平生多著作,大笔极淋漓。习俗能全矫,风骚可力追。余波成丽句,豪气铸宏词。我为趋庭至,公缘作客羁。蓉城同眺望,锦里共栖迟。遗像于今仰,高名亘古垂。敬焚香一瓣,聊奠酒盈卮(zhī)。言岂挥毫罄,讥甘弄斧贻。登堂空景慕,安得执鞭随。

道光辛巳(1821年)仲春(二月),游少陵先生草堂。花径蓬门,遗踪宛在。慨然想见其为人,低徊久之,爰成五排三十韵。镌石以志景仰,弄斧之讥知不免耳。

草堂蘋藻荐芳辰,异代诗龛自有真。流寓同为西蜀客,忧怀应配杜陵人。长镵(chán)貌古馨香久,团扇风高俎(zǔ,祭器)豆新。我是裔孙爱吟咏,频年浪迹锦江滨。

“海棠颠”号(陆游的外号)最风流,白发还家卧一丘。快阁卷帘山气爽,镜湖摇艇月明秋。渭南(陆游曾封“渭南县伯”)书卷留千古,《剑外》诗篇傲五侯。若忆浣花溪畔路,吟魂好伴少陵游。

放翁先生(陆游),(陆)文杰二十一代祖也。后人配飨工部草堂,敬题七律二章附刻于此。

山阴陆文杰敬撰,阆中王承志书石。

撰文者陆文杰,生卒年不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敏斋,幼随父宦蜀,游边徼(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卷六《放翁二十一世孙》“陆文杰”条)。据碑文可知,他为清道光时人,陆游二十一世孙。在武侯祠镌有诗碑,今嵌于诸葛亮殿内壁间。著有《松月山庄诗抄》,任昆山县丞、震泽(治在今江苏苏州吴江区震泽镇)县丞(《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二“陆文杰”条)。

书丹者王承志,生卒年不详。字藕船,四川阆中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拔贡(相当于今天的保送生)(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曾在道光版《保宁府志》的修撰过程中,担任“采访”一职(道光《保宁府志序》及《凡例》)。

碑中诗作系陆文杰于道光元年(1821年)仲春(二月)游览草堂后所作,是一首长达三十韵六十句的五言排律。全诗不仅描写了草堂景物,还颂扬了杜甫一生功绩,抒发了对杜甫的景仰之情。全诗对仗工整,文辞典雅。

另外两首七律,则对配享草堂的先祖陆游给予了高度评价(李霞峰,《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续考》,《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进入工部祠内,我们可以看见祠堂内有三座塑像,分别是杜甫(中)、黄庭坚(东)和陆游(西)。

位于正中的杜甫塑像,体态丰腴、神采飞扬。他头裹软脚幞头(fú tóu),身穿圆领袍,脚着长腰靴。面带微笑,端坐于神龛之内,似乎正默默注视着熙熙攘攘的游客,显得栩栩如生。

工部祠的泥塑都是清代造像,其塑造结构十分复杂,塑像骨架由木架制成,木架上缠上麻绳和干草。人像身体用特制泥胎填充,这泥胎很讲究,用的是特制黄土,黄土加入头发、稻草、麻料等后不断捶打、发酵,让泥胎具有很强黏性。而加入人的头发则可以防止塑像因年久日深而开裂。正是这种特殊制作工艺,让工部祠塑像牢固而结实,历经数百年依旧栩栩如生。

随着时间推移,当泥塑出现开裂、掉色现象时,泥塑工匠会在裂缝中填充一种特制材料,这个工作叫“填粉”。“填粉”后,艺人会在裂缝上裱上纯棉花做的纸,以加固塑像表层。

上色彩绘之前,先要铺上彩绘腻子,然后进行“立粉”——即做出塑像图案的立体效果,“立粉”完毕后再填充颜色、贴金。至此,修复工序才全部完成。

清末民初,四川境内军阀混战,草堂一度被军阀占据。工部祠年久失修,上漏下浸。万般无奈之下,留守草堂的僧侣们只好用斗笠覆盖在诗人的头上,以防雨水侵蚀。

这三尊塑像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三位文学家的性格和容貌。显得与众不同,个个面容慈祥,彰显了诗人的文化气质。

两侧分别设有陆游和黄庭坚配祀。

配祀的传统由来已久,在祭祀某一位名人的时候,往往要在旁边设置几位同样声名显赫的人。比如山东孔庙,在祀奉孔子的两旁分别有孟子和荀子。

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要以陆游和黄庭坚来配祀杜甫呢?祠堂内的对联就给出了答案:“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

上联是说,草堂的建筑虽然简陋,但因杜甫居住于此而流芳千古。

下联是说,不同时代的陆游和黄庭坚因诗歌创作风格和爱国精神都深受杜甫影响,在所有学习杜甫的诗人中,他俩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境界。

这幅对联是钱保塘所撰,商衍鎏所书。

钱保塘,字铁江、号兰伯,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生于浙江海宁路仲镇一名门望族。作为吴越王钱镠的一支后裔、官宦世家的弟子,钱保塘从小就受到旧学的良好熏陶。于27岁考取了举人。中举之后,他并未立即做官,直到36岁时才奉诏以教谕身份赴四川,主尊经书院。

千里迢迢从浙江来到蜀中,水土不服害得他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返回老家调养。病愈之后复回蜀中,潜心于书院教学工作,颇得上司欣赏,认为他有经学之才,力向朝廷举荐。然而钱保塘深知官场腐败,无意为之,于是回归故里,开馆办蒙学,教授乡里子弟,余暇时陶醉于诗书之中。

清光绪五年(1879年)朝廷再次下诏,钱保塘接旨后仍往四川,先后担任清远县知县、定远知县(今四川武胜)和大足知县(今重庆大足)。

俗话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在普遍腐败的晚清官场,钱保塘颇有口碑,属于少见的清官。

为了卸任后回归故里有个读书之处,钱保塘将平时积蓄下来的银两在蜀中购买了一批楠木,运回了浙江路仲老家,造起了三间厅堂,取名为“清风室”,一则寓意自己为官两袖清风,二则寓意清风明月好读书。

“清风室”建成之后,钱保塘将收藏的数十箱书籍安放在“清风室”。但就在他想告老还乡之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却又被朝廷任命为四川什邡县令。当时什邡县盗风四起,闻名四乡,治安情况十分混乱。经过钱保塘一段时间的悉心治理,境内盗风渐渐平息,百姓拍手称快,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并加知府衔。

多年的官场经历,钱保塘更加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他只能凭自己的良知尽最大的努力,为百姓办些实事。他曾在《六十初度述怀》一诗中写道:

乡国八千里,羁栖十九年。

名心消岁月,陈迹化云烟。

钟鼎非吾事,诗书有宿缘。

闲时聊长卷,一读一茫然。

欲归归未得,留滞又经春。

拙计谋为吏,虚名累此身。

蹉跎成久客,老大愧依人。

输于田园叟,团栾笑话真。

诗中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淡漠,对诗书的钟爱。从他内心深处来讲,他更向往的是一种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他的这种心情多次在其他诗中反映,但应了一句俗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他也感到了一种无奈。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他在因劳累过度死于任所,享年65岁。

钱保塘学问渊博,一生着书甚多。吏治之暇手不释卷,著述等身,刊有《光绪舆地韵编》一卷、《春秋疑年录》一卷、《帝王世纪续补》一卷、《帝王世纪考异》一卷、《吴越杂事诗录》三卷、《辨名小记》一卷、《钱氏考古录》十二卷及《补遗》一卷、《历代名人生卒录》八卷、《女英传》四卷、《干道临安志札记》、《清风室文钞》十二卷、《清风室集》、《清风室诗集》、《涪州石鱼题名记》一卷、《干道临安志札记》一卷、辑有《字林考逸》八卷、《妇学》一卷、与姚觐元合撰《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二卷。

这幅对联就是他在成都尊经书院任教期间所撰,原为清代书法家顾复初所书,后不幸遗失。1954年10月,应杜甫草堂之邀,由著名书法家商衍鎏先生补书。

商衍鎏,字藻亭,号义章、冕臣,晚年号康乐老人。清同治十三年(1875年)生,1963年逝世,享寿89岁,广东番禺县人。一生经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了三个时代。

商衍鎏从小即刻苦攻渎,文才出众,颇负盛名。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高中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这次科举考试,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

商衍鎏中探花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撰文、国史馆协修、实录馆总校官等职。为了改革清廷的—些积弊,曾与翰林院成员一起赴日本留学考察明治维新的状况,回国后向清廷提出改革的建议,可惜均未被采纳。

商衍鎏虽长期受传统教育,但思想比较开明,对孙中山推翻满清,赞同共和,反对复辟,这在晚清科甲出身的士人中难能可贵。

民国初年,德国海外商务学院来华招聘汉语教授,商衍鎏由人介绍应聘出国,并携长子商承柞同往,给以留学机会,受聘于德国汉堡殖民学院(汉堡大学前身)。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6年回国。后任北洋政府副总统府顾问、江苏督军署内秘书、大总统府谘议、江西省财政特派员、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等职务。

他在江西任职期间,曾建议财政部修改其中不恰当的条文。财政部同意并交其执笔修改。此事为商人所知,托人说项,说如能将其条文按他们的利益改动一下,愿送酬金五万元。商衍鎏不为重金所动,严词拒绝,当时传为美谈。他还常以此教自儿孙,说不义之财,决不收受,否则影响人品道德,为人所耻、可恶。商衍鎏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为世楷模。

商衍鎏一生非常爱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十分痛恨。当日寇发动“9.18”事变,侵略我国东三省时,他愤然写到:

惊看砧肉供刀俎,忍撤藩篱逼冀燕。

莫恃匡时新有策,长蛇封豕欲难填。

诗中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以及国民党对敌妥协政策必然带来的后果,给予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抨击。

1949年后,已年过七旬的商衍鎏无限快慰,焕发了青春活力,决心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先后担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南京市文史馆馆长、江苏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商衍鎏为人敦厚坚毅,开朗乐观。当步入八旬高龄时,仍耳聪目明,步履稳健,精神矍铄。年近九旬仍孜孜不倦地著书立说,把自己的宝贵经验留给后人。1963年8月28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商衍鎏先生毕生研习书法,楷书学颜真卿、褚遂良。中年以后博采历代名家草书,变化自如,飞逸多姿。行书尤为流走飞动,别有一种高雅气格。 1941年书的楷书《心经轴》,被人誉为“贵在能以动人行而不失空灵静默,一股清气统贯全幅”。商衍鎏的绘画亦有时名,尤以绘竹石著称。著有《清代科举考试实录》、《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有《商衍鎏诗书画集》传世。

这幅对联系商衍鎏先生79岁高龄时所书,兼有颜真卿的沉着端庄、褚遂良的秀劲超逸。尤见神韵潇洒,刚柔相济,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造诣。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东侧神龛内供奉的是宋代大诗人黄庭坚。

黄庭坚对杜甫诗歌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山谷(黄庭坚)常谓余言: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发而然(潘淳,《潘子真诗话》)。”

黄庭坚本人认为,他对杜甫的继承主要在于句法:“山谷(黄庭坚)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陶潜)、少陵(杜甫)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这段话说明黄庭坚学杜甫,就是想尽量做到“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用有限的诗句,表达更多的意义。

黄庭坚深知杜甫诗歌变态百出,力图在学习中实现自我的变化,而不是死守成法。“黄鲁直自黔南归,诗变前体。且云:须要唐律中作活计,乃可言诗。以少陵渊蓄云萃,变态百出,虽数十百韵,格律益严。盖操制诗家法度如此(李颀,《古今诗话》引《名贤诗话》)。”

黄庭坚认为学习杜甫的目的,不是成为杜甫第二,而是自成一家,因为杜甫就是以学习前人、努力创新而获得成功的。“山谷尝谓余曰:凡作赋要须以宋玉、贾谊、相如、子云为师,略依仿其步骤,乃有古风。老杜《咏吴生画》云:‘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盖古人于能事,不独求夸前辈,要须前辈中擅场耳(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书中把以黄庭坚、陈师道等人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宋末,文学评论家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江西诗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西侧神龛内供奉的是宋代大诗人陆游。

陈与义、吕本中去世以后,一批出生于靖康前后的诗人登上诗坛。他们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们具有完全不同于苏轼、黄庭坚的创作环境。而且他们自少就感受到诗坛风气的转变,所以比陈、吕等前辈更富有独创精神,最终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的地位。陆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mào)合称“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其父陆宰离开中原南归。他幼时常看到父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跋傅给事帖》)。”因此很早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壮志。

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

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但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中时刻盼望着有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机会,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南渡之初,正直的士大夫大多怀有抗金理想。然而随着绍兴和议的签订,南宋小朝廷的投降妥协之声渐占上风,很多士人渐趋消极。

吕本中、陈与义等人晚年诗作的题材取向又转回到书斋生活和山水景物,对抗金大业不再谈及。陆游则与众不同,即使是在收复中原毫无希望时,他仍然坚持夙志,大声疾呼抗敌复国,真不愧是南宋爱国诗人最杰出的代表。

陆游早期的诗歌主要以忧国念时为主调,三十七八岁时就已写下《闻武均州报已复西州》、《送七兄赴扬州帅幕》等名篇。后来,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宕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逐渐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他的创作就产生了质的飞跃,“放翁诗之宏肆,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陆游从乾道六年闰十月廿七日赴任夔州通判,到宋孝宗淳熙五年春奉诏东归,前后在巴蜀生活了八年之久。

在巴蜀期间,他历任夔州通判、南郑官左承议郎权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成都府安抚使参议官、权通判蜀州事、摄知嘉州事、蜀州通判、摄知荣州事、朝奉郎成都府安抚使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差知叙州(未赴任)等职。

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游览了阆中县(杜甫曾到过阆中)锦屏山上的杜甫祠。写下了《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中说: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虚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摇落壮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

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陆游称赞杜甫“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他深感杜甫游历阆中时的那个战乱年代,同当时山河破碎的南宋王朝十分相似。

最能体现陆诗雄放风格的七古名篇如《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关山月》、《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等都作于入蜀从军以后的十年间,说明陆游诗的主导风格正是在巴山蜀水之间奠定的。正由于这个原因,陆游把自己的诗集题作《剑南诗稿》。

陆游虽然从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中获得了增进艺术修养以自成一家的启示,早年作诗时也曾仿效过黄庭坚、吕本中等人的风格,但他很快就超越了曾几、吕本中等师辈的成就,并以明朗瑰丽的语言、奔放磊落的情调而与江西诗风分道扬镳。

除了借鉴江西诗派以外,陆游还广泛地学习前代的优秀诗人。在陆游所崇拜的古代诗人中,杜甫以其爱国忧世之心成为陆游的异代知音。

国家多难,报国无路,共同的遭遇使陆游与杜甫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然而时刻希望杀敌复国的陆游所面对的现实却是南宋小朝廷偏安于半壁江山的定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使陆游格外苦闷,他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得到安慰和解脱。

不过唯一让人略感遗憾的是杜甫、黄庭坚、陆游三位大诗人躲在开着小窗户的小神龛里,左看右看都像是单位收发室里笑容可掬、慈祥可爱的老爷爷。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