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劳成疾的表现】积劳成疾的治疗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劳动过程中引起的疾患都是长期的强制体位、器官过度紧张或局部压迫摩擦所致,而过度紧张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不良的劳动环境条件往往是促使这类疾病发生的原因。改善劳动条件和操作方式,是减少这类疾患的根本方法。
1劳动时强制体位容易引起的疾患
在生产劳动中,某些作业需要人体长时间保持一定的体位,或个别器官系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这就会使某些部位受到压迫、牵引或摩擦,引起机体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甚至形成职业性疾患。
1.1立位作业容易引起的疾患:下背痛,这是一种常见的劳动损伤,半数以上劳动者在其身强力壮的期间都曾患过下背痛。职业性下背痛可分为三种:腰肌不全、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负重且需要经常弯腰或转体的作业发病率较高,如搬运工、护理人员及其他重体力劳动者和需要长时间维持某种体位或不自然姿势的人危险性很高。
发病的原因可能与腰部负荷过重、疲劳积蓄有关。腰肌不全和腰痛表现为下背部疲劳、强直或疼痛,发作时常使人丧失劳动能力,检查可见沿脊椎肌群极度紧张,触摸患者肌肉或柱骨棘突时有疼痛感。坐骨神经痛呈放射性,可放射到大腿后、侧部和小腿,脚趾常发麻或有刺痛。
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和行走的作业,如警察、装卸工、纺织工、售货员等,女性多于男性。常出现在大隐静脉和皮下静脉吻合处,在小腿内上部可见明显的皮下静脉曲张和小腿及脚部水肿。工作时双脚容易疲劳、坠胀、下肢发冷,皮肤瘙痒。立位负重作业还可见睾丸静脉曲张,妇女外阴静脉曲张和痔疮等。
脊柱弯曲,多见于长期倾斜、弯曲的立位和负重行走的作业,一般无疼痛,表现为驼背、脊柱侧凸或脊柱关节变形。
扁平足,在长期站立、行走、负重和用脚动控制器的作业中容易发生,如冲压工、模锻工,骨化尚未完全的青少年若从事这类作业,更容易发生。扁平足引起下肢各肌容易疲劳、跖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
1.2坐位作业容易引起的疾患:从生物力学的观点看,坐位时肌肉紧张的程度要比立位轻一些,但如果长时间腰背、手脚没有合适的支撑物时,也可以引起肌肉和关节的过度紧张或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从事视屏作业和办公自动化的人员迅速增加。这类作业的特殊性质,如精神紧张、操作单调、强制体位等,可对作业人员产生一系列影响。表现为视觉系统的眼睛紧张、疼痛、视力减退、眼肌麻痹等;肌肉系统的颈肩腕综合症,如颈肩部肌肉疲劳、疼痛,腕部肌腱或腱鞘炎症等;心理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抑郁、神经衰弱等。
2个别器官紧张容易引起的疾患
腱鞘炎,常见于指、掌迅速活动或前臂用力的作业,如包装、打字、检验工等。损伤多发生在负担最重的肌腱,可沿前臂筋膜和肌腱之间发展。症状为疼痛,动作时发出摩擦声。患者常能继续工作,但稍感吃力。
职业性痉挛,主要是由于执行细小的动作引起的,多见于手工编织工、钢琴家、小提琴家等,痉挛为强直性的,很难克服,常被迫停止工作。
神经肌痛,多发生于长期处于强迫体位而使一定肌群呈紧张状态,或进行迅速而微细动作的人,如矿工、卡车司机、报务员等,症状为负担最重的肌肉群疼痛,伴有血管神经痛,夜间加剧,肌张力降低甚至萎缩,脱离工作后症状消失,但易复发。视觉器官过度紧张,从事精密仪器加工、排版校对等作业以后,往往出现急性症状,如眼痛、头痛、眼睛充血、流泪、调节障碍、眼睛浮肿等。
胼胝,可见于四肢或躯干,由于经常和工具或其他物体发生压迫和摩擦,引起局部皮肤反复充血,使表皮发生上层细胞增殖及其上层细胞角质化。手和脚的胼胝有时能引起剧烈疼痛,广泛的手掌或指掌面的胼胝化,则能限制手的活动,影响其感觉灵敏度。
滑囊炎,主要是由于长期强烈的压迫和摩擦所致,很多工种可以导致滑囊炎,人体的许多部位,如肩、膝、上臂等都可能发生,职业性滑囊炎多为慢性的,一般轻微,仅有轻度局部疼痛、肿胀,功能改变不大。
3预防劳动疾患发生的方法
劳动过程中引起的疾患都是长期的强制体位、器官过度紧张或局部压迫摩擦所致,而过度紧张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不良的劳动环境条件往往是促使这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从技术改造入手,用机械化、自动化的作业替代这些繁重、紧张的作业,改善劳动条件和操作方式,是减少这类疾患的根本方法。但是在条件所限,尚不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注意以下几点,还是可以预防和减少这类疾患的发生。
3.1改变不良的工作体位,尽量把屈曲、倾斜的体位改为端正的体位;把立位改位坐位,并使其舒适端正,高矮适合。工作台和座椅的高矮和距离要根据人的高度和长度调节。
3.2为防止压迫和摩擦引起的疾患,应使用形状合宜、软硬适度和不导热的把手,工具经常接触人体的部分应有软垫,并采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3.3男女工人推拉装卸和抬举重物的重量标准,应按规定的劳动负荷限量并严格加以执行。这对避免劳动造成的损伤,特别是女工、未成年工更为重要。
3.4对劳动者进行职业训练,如训练工人抬举重物时身体应尽量靠近物体,缓慢平稳地举起,不要突然猛举或扭转躯干,以避免扭伤、下背痛和疝气等。合理组织劳动,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适当的工作,安排适当的工间休息或交替更换岗位等。
3.5改善作业环境,如尽量避免高温高湿,对预防职业性下背痛、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的作用。给予充足合理的照明,是预防神觉器官紧张的重要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