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作品】看许倬云这样《说中国》

2019-03-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祖国的了解要更多一些,读一本许倬云先生写的<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许倬云(Cho-yun Hsu),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家,1930年7月生,求学于台湾和美国,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学,被称为中国台湾历史学界的耆宿.许先生自序,"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问题很难用一句话解释清楚.这本书要努力界定的,是"中国"."中国",是人类文明中延续最长久的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

对祖国的了解要更多一些,读一本许倬云先生写的《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许倬云(Cho-yun Hsu),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家,1930年7月生,求学于台湾和美国,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学,被称为中国台湾历史学界的耆宿。

许先生自序,“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问题很难用一句话解释清楚。这本书要努力界定的,是“中国”。

“中国”,是人类文明中延续最长久的一个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与其说是国家,毋宁说是“天下”。

维系这个共同体的,不是靠单一的族群,不是靠单一的语言,不是靠单一的思想,不是靠单一的信仰,不是靠单一的文化。

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维系“中国”这个观念的真正力量,可能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导致的互相沟通和互相依赖;

第二,皇权统治下依旧保持的上下流动,一般老百姓都是编户齐民,凭借知识和能力进入统治阶层的精英并不能永远世袭;

第三,以视觉符号为基础的文字系统超越了语言的间隔,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也作为超越时间的数据媒介,使得文化得以赓续。

这三个方面,使得中国的广土众民,始终保持着流动,始终促进着融合,中国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使得“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保持。

《说中国》从一万年前说起,一直说到清朝,说的主要是气质——中国人最初是怎么形成自己的气质的,中国人的气质又是怎么变化的,中国人,是怎样从不拘一格思想自由奔放的青春朝气、变成清朝时缩手缩脚就怕行差踏错的暮气沉沉。

这本书平铺直叙,文字简洁,跟随的是作者一路追问、一路探究、一路审察。

为什么我们是黄帝的后代

考古发现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生活共同体”,有东北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浙江的良渚文化、东海岸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这些文化地域不同,但有着基本的“时代特点”,

比如,都有制作相当精美的玉器或者陶器,以及一些仪式性和宗教性的事物,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在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自己的信仰问题。有相当规模的城,有统治阶级居住的大屋,有余粮、有酒、有猫的陪伴。

除了这些“物证”,剩下的就是悠久的传说,五帝(炎帝、黄帝、太昊、少昊和颛顼)时代的族群斗争是最重要的事件,黄帝族群“以师兵为营卫”,很擅长战斗,并且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开启了一个五帝的世代。由此,中国人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后代。

中原处在何方

从黄河边上豫东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继续寻踪。这系列的区域文化,显示出的是农业文明的特征,这些黄河边上的农人,老老实实耕种土地,取得了足够维生的资源,并获得了长远的发展。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一片弥足珍贵的土地,千万年来黄河搬运过来的黄土不断堆积,土壤深度从数十尺到数百尺不等,黄土中有许多细孔,犹如毛细管,“可以将地下深处的水分不断吸引到接近地表处”,维持植物的生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祖先们很懂得这个看似浅显却决定生存的道理。文明延续得再长久、演变得再绚丽,我们始终难以摆脱的,是自己基因中黄土地的那部分,是基因中大陆文化的那部分。

为什么叫华夏

中国人的品牌意识,从几千年前就有了。华是华美,夏是起源于黄河岸边的正根儿,华美而伟大的夏文化就是华夏。这就是当时中原自以为优越文化的宣传。周人攀附商代以前的夏后氏,作为自己的祖先,以建立政权的合法性。当周王朝衰落、周王渐渐成为一个文化的象征,以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为代表,诸侯各国在开疆辟土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华夷”观念,结果大家争来争去,最终都成了一家人。

比如为什么春秋多才子

中原霸权争夺战持续五六百年,看上去是乱世,最后达到的效果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剧烈的斗争改变了权力结构和财富分配,原来的社会上层精英下降到下层,从而提升了下层的质量,激发了社会群体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进步,比如孔子、孟子,就是没落的旧贵族或其子孙;“北漂”的始祖们从彼时起,如果觉得自己够牛,可以选择到战国某公子门下当个游士,可以选择到各国首都当个说客,可以到城里去当个医生或是技师。

作为自由的、个体的人,不再局限于姓氏为标志的类血缘共同体,开始具有自己独自寻找的意义。

始皇帝心中的中国是什么概念

在文字比较完整的琅琊台时刻中这样表述:西边到流沙(西北一带的沙漠),东边到东海(中国东边的海岸线),北面到大夏(应该是指一个现居新疆地区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南边到北户(相当于今天南海地区)。统治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秦始皇自信爆棚四处巡游刷存在感,在他的心中,天下的核心就是中国,是他统治的地方;中国以外的地方,虽然是天下之内,终究是边缘而已。

为什么叫汉人

汉代的中央文官,高阶者可以坐下和皇帝谈话:你应该选择贤能的人,来为社会服务;你是承受的天命,来为天下百姓服务。干的不好,天下可不一定总是姓刘,你也可能是要下课的。

我们被叫做汉人,是因为不完全依赖皇权的先进政治制度,是因为发展出当时世界上程度最高的精耕农业和市场经济,是因为领先世界的知识和科技能力。又有硬实力又有软实力,汉人这个称号在当时的世界上金光闪闪。

比如什么是盛唐气度

唐朝欢迎你!这里没有长城、没有边塞、领土开放、思想开放,愿意归属,给你官号,胡风西来,歌舞升平,驿道之上,车马辚辚,物资丰富,通达天下,自信包容,气象宏大。从那时开始,在南方一路,中国人的称号变成“唐人”,一直延续到今天海外各国,美国的华侨商业区是中国人聚集的地方,自称为“唐人街”。

“中国皇朝,向来以汉、唐为最重要的时代……汉代是充实华夏,完成‘中国’本体的‘成’;唐代则是取精用宏,开展性的‘大成’。”我们是汉人,我们也是唐人。

为什么有江南才子之说

道理很简单,北方人民所经历的残酷太多,没有稳定的生活,又何谈精神的追求?以辽金元时代为例,中国北方一直战乱不断,一场战争下来,人口凋敝田园荒芜不说,即使能侥幸活下来的,也常常成为被征服的奴隶,苟延残喘成了人生第一要务,琴棋书画自然就成了奢侈的事情,一个数据很说明问题,北宋时候总人口最多时,加上契丹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一亿;明代据有的中国人口,在开国时大约只有六七千万——总数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万里长城意味着什么

朱元璋发出《讨元檄》,建立了大明王朝,以保守汉人帝国为第一优先的目标,因为他设定了“锁国”的原则,对北方草原采取的策略是筑长城,对南方海防采取的方法是“不许片板下海”。但在全球化的版图中,海洋文明已经开始,当明政府龟缩在长城以内只求自保的时候,实际上却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失去了先机,曾经有一片辽阔的海洋,摆在明代人面前,他们也建造了威风凛凛的大船,出去溜达了几圈,后来却关上了辽阔的海岸线。

如果当时中国政府也能像欧洲列强一样,对海上活动加以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大力剿除,中国人在东南亚的力量绝对比今天更加巨大。

康乾建立的盛世付出了什么代价

清政府的统治者采取的其实是极为自私的统治手段,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保住主子的皇位,保住征服者的胜利果实。

战争结束,社会稳定,固然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但对外采取的是文化闭关,完全丧失了学习精神,对内采取的是文化钳制,牢牢控制了读书人的思想。大兴文字狱动辄就镇压,当乾隆在后宫之内赏玩着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时,中国文化彻底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也没有自我调节的修补能力。

此时,也正是西方文明兴起、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张政策席卷全球的时候,清帝国在极度的自私自恋和自闭中就这样大势已去,完全没有应付的力量。

说中国过去,审视现在,也是想中国未来,就像许倬云先生所言,“融合中国与西方文化,或建构新的文明体系,是全球人类共有与协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