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中与周恩来 周恩来与贺龙的诀别:拖着病体连续鞠了七个躬
1966年12月25日凌晨,一辆轿车悄然驶出中南海西北门。
轿车在市区兜了几圈,确认后面没有跟踪的车辆后,突然拐入万寿路新六所,在周恩来为贺龙夫妇安排的临时住所前停了下来。
这是周恩来精心安排的行动。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刚开始不久,林彪一伙就诬陷贺龙是"黑线人物","要篡党夺权"。康生、江青还诬陷贺龙调兵搞"二月兵变",他们分别跑到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煽动学生造贺龙的反。从此,贺龙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家就没有安宁过。为保护贺龙夫妇的安全,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不料,造反派们很快探听到了消息,他们跟踪到了新六所,闹着要揪斗贺龙。当时正值"一月风暴",社会上很乱,周恩来对贺龙的安全放心不下,于是决定在自己的家中西花厅腾出一块地方,把贺龙夫妇接过来住。由于白天目标太大,他们只能趁深夜时采取行动。
1967年1月11日凌晨,在周恩来的周密安排下,贺龙夫妇终于搬入了西花厅。在这段日子里,贺龙目睹了周总理天天夜间出去工作,往往天快亮了才回来。他心里惦着总理,也是一夜夜地睡不着。每到黎明前,贺龙就趴在窗台前,盼着总理早点回来。时值隆冬,天气寒冷,每天早晨见到总理拖着疲倦的身躯从汽车里走出来,贺龙心里都难受极了:他既担心总理的身体,又为自己不能为总理分忧而焦虑。
周恩来是个心细如发的人,他体恤贺龙的心情,无论工作再紧张,再劳累,他还是抽时间去看贺龙,劝他安心休息。有时实在太忙了,他就利用吃饭的时间,让工作人员把饭菜拿到贺龙住处,以便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同贺龙说说话。
1967年的形势不容乐观。林彪和江青一伙加快网罗贺龙的"罪证",妄图将其彻底打垮。在这种情形下,力保贺龙的周恩来无疑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但周恩来是个重感情的人,在这种危难时刻,他仍旧挺身而出。
1月19日下午,由于"文革"的火焰已烧到中南海,周恩来和李富春代表中央同贺龙谈话。本来还约了江青,但江青非但不来,还指使其爪牙在约定时间,把宣传车开到中南海墙外,一遍一遍地高喊"打倒贺龙"。
就是在这种气氛下,周恩来问贺龙:"林彪说有人向他反映,说你讲他长征中的坏话,有这事吗?"贺龙想了一想说:"我只是在延安时曾问过某人,不知道林彪在历史上的问题。"
"林彪还说你在总参、海军、空军、装甲兵、通信兵等到处伸手,不宣传毛泽东思想,说毛主席百年之后他不放心。"贺龙表情十分严肃,他的心情很激动,但依旧很认真地听着。周恩来接着说:"还有,关于洪湖肃反扩大化问题,你、夏曦、关向应都有责任,你要好好想一想。"
听到这里,贺龙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心里的愤怒像火焰一样熊熊燃烧起来。想自己几十年拼死战斗,一辈子戎马生涯,认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之后,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共产主义。两把菜刀闹革命,北伐、南昌起义、湘鄂西、陕甘宁、晋西北......在生死关头,在最困难的时刻,都跟着党,从没有二心,而今天却要蒙受这种造谣和诬陷!他眼里喷射着愤怒的火舌,几次想站起来说话。
周恩来向贺龙摆摆手,有意地制止了他。他太了解贺龙的脾气了,知道他一定会拍案而起,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周恩来凝视着贺龙,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无奈。他仿佛洞悉一切似的,亲切地对贺龙说:"你什么都不用说。毛主席不都和你谈过了嘛,毛主席还是要保护你的嘛!"
接着,周恩来握着贺龙的手,诚挚却又怀着深深的忧虑,说道:"对于你的安全我负责,我也要保你。我想把你留下,但中南海这个地方也是两派,也不安全,连朱老总家的箱子也被撬了。"沉思一下,周恩来又接着说,"我给你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去休息休息。你可能不习惯,也许过些时候就习惯了。你缺什么东西就告诉我。我估计你一下子不会适应这个环境,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练一练毛笔字,打打太极拳。"
听着总理在这么危难的情况下还故作轻松地为自己打算着,安排着,贺龙的心里极不平静。想不到他如今有家不能回,有力不能出,偌大北京城里竟没有他安身之处!望着总理日益瘦削的脸颊和深陷的眼窝,他好几次想开口,喉咙里却像哽住了一样,说不出一句话来。天下大乱,千斤重担全部压在总理一个人身上,他那日渐消瘦的身躯如何承受得住啊!贺龙怎能够安心,在这个时刻为了个人安危而躲起来?
像是看透了贺龙的心事, 周恩来紧紧握着贺龙的手,坚定地看着他,难舍难分地说:"你先走吧,到秋天时我去接你。不久我们就会见面了。"稍停了片刻,他又接着说,"家里的事,我顶着,你就别管了。我已经安排好了。你不要着急,杨德中护送你,夜间再走。"
贺龙哽咽着握着周恩来的手,含着眼泪激动地说,"总理,你教育了我们两代人。"他明白总理现在的处境也很困难,自己若留下来,非但不能为总理解忧,反而会连累他。秋天,还好总理说秋天就能再见面,贺龙的心里稍稍有了一点宽慰。
周恩来和贺龙带着对秋天的期望就此分别,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此行道路坎坷,荆棘载道;更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成了这两位共同战斗40年亲密战友的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