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实无相念佛】萧平实付佛 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萧平实)

2019-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学无相念佛者首先须除掉慢心.有些人静中的功夫好,就轻视无相念佛这门功夫.虽然这门功夫容易学,但是仍须先除慢心;如果有慢心就不可能来学此法门.例如有些参禅人认为念佛法门没什么了不起,而不愿意学;甚至我们讲无相念佛和持名念佛不同,有多么殊胜,他们还是不愿意来学,而认为参禅是最高无上的.[萧平实无相念佛]萧平实付佛 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萧平实)其实,高上与否是人的施设,学佛应该要知道的是;怎么样去证入佛法的境界里面去.参禅固然能够悟得真如佛性,可是参禅者若无功夫的话,也是表面看来是在参禅,其实

学无相念佛者首先须除掉慢心。有些人静中的功夫好,就轻视无相念佛这门功夫。虽然这门功夫容易学,但是仍须先除慢心;如果有慢心就不可能来学此法门。例如有些参禅人认为念佛法门没什么了不起,而不愿意学;甚至我们讲无相念佛和持名念佛不同,有多么殊胜,他们还是不愿意来学,而认为参禅是最高无上的。

【萧平实无相念佛】萧平实付佛 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萧平实)

其实,高上与否是人的施设,学佛应该要知道的是;怎么样去证入佛法的境界里面去。参禅固然能够悟得真如佛性,可是参禅者若无功夫的话,也是表面看来是在参禅,其实与禅了不相干,因为没有功夫的缘故。

【萧平实无相念佛】萧平实付佛 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萧平实)

而无相念佛这门功夫学会了,就会懂得如何去看话头;会看话头之后,渐渐就会懂得怎么去参话头,乃至怎么去参公案,这样才是真正参禅。所以,无相念佛法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未法时代的有情众生来参禅。有人觉得广泛阅读经典、能言善道,并著作一大堆谈论佛法的书籍,以此为贵,所以不肯学无相念佛的法门,这也是因慢心而生障碍。

【萧平实无相念佛】萧平实付佛 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萧平实)

还有些人是疑心的障碍:怀疑究竟有没有无相念佛这个法门。因为念佛通常要有名字、形像,没有名号形像如何念佛呢?甚至怀疑这个法门可能不是佛法。那是因为功夫不够的时候不能真正的体会净土三经、五经(尤其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讲念佛真正的意旨,误以为有相才能念佛、而起了怀疑。有怀疑心之故,就不会修学无相念佛这个法门。

学无相念佛法门还要尽量消减觉观攀缘的心:一般有情众生总是喜欢攀缘于觉观,由见色、闻声、鼻嗅、口尝、身触、及意知法中生起攀缘;因觉观攀缘的关系,而使五欲之法、善恶之法,根深柢固地盘据在我们心中,这样纵然不起慢心疑心、来练习这个法门,也将始终学得不是很好。

此外还要有定、慧的知见:知道佛法三无漏学大约的意旨,及以妄止妄的道理。譬如:打坐时数呼吸,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每一个数目字的声音就是一个妄念,数到十,共有十个妄念。以这十个妄念将日常生活中无尽无数的妄念统一起来,成为不统一中的一种统一现象。

若有定的知见,就会知道一到十的这些数目也要舍掉,住于一种没有妄想妄念而定于一种清明的境界之中;若定的知见不够,就会执着一到十的数目字,数了一年、五年、卅年,甚至要往生了还这样数,这样就是不会修定。例如,修定有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要会随宜应用。

念佛也是一样,刚开始持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无量光佛」。六字洪名就是六个妄念,因为所念的无量寿佛毕竟不等于无量寿佛,只是我们所施设的声音而已,一句佛号六个声音即是六个妄念。

念佛不在求快,有时念佛把木鱼敲得很快,是为了对治心地特别散乱的人而设的一种暂时方便;心喜欢打妄想和攀缘时,就把木鱼敲得很快,让大家几乎跟不上,这时必须要全心全意嘴巴念、耳朵听,妄想就不见了。若有定的知见,就知道这只是一种方便,接下来应当渐渐慢下来;要慢,定力才会出现。

念佛得力时,圣号就会愈念愈慢,此时一个呼吸念三句圣号(即十八个妄念),变成一个呼吸念一句圣号,即剩下六个妄念;如果到后来三、四个呼吸才默念一句圣号,那就是一个呼吸剩下比一多一点的妄念。

所以若有定的知见,就知道要由快到慢。到了很慢,定力出现时,就会觉得念圣号太造作、太粗糙了;就会起念把圣号放下而保持想佛的念,这时就是无相念佛了。因此,要学这个法门之前要有定慧的知见,知道以妄止妄的道理,知道学佛法应从散乱到专一,从专一中进入到清净的状态,从清净进入真实的状态,从真实中观照一切法的实相,这样才是知道学佛法的真实道理了。

念佛人从有相到无相的念佛过程,若有定慧知见和善根的话,通常由持名念佛入手;若闻善知识说「应心念心听」时,共修时就会口念心听,平常心里默念圣号、心听圣号,让心不散乱。心念心听方式会有二种演变过程,第一种是专心地听心里所唱的佛号,最后佛号不起,而入定中。

这时心不想佛、无佛号,外面是什么也不知道,如睁眼瞎子,这是未到地定。用手在他眼前挥动,他亦不能觉知,这是偏于定而不忆佛所产生的状况。等外面突然产生一个特别大的声音或自己起一个妄念才出走,这时又恢复心念心听。此种入定也会有嘴巴还在唱佛号、心已入定的情形。

第二种是慧的知见够:心念心听时,会检讨我有没有在忆佛想佛,还是只在声音里头?这样观察时发觉心念心听时,其实是偏定而忆佛的念较少,于是改为心念心忆。因为念阿弥陀佛的目的在求生极乐世界,若偏于修定而心里没忆佛的念,有可能不相应,所以改为心念心忆。

此时心不听佛号,只是借着心中唱佛号来增强忆佛之念。过了一段时间,觉得佛号在心中,念也在心中,佛号会影响到忆佛之念不清晰,产生干扰;这时因有定慧知见,而将佛号舍掉,一心来忆佛,此即是无相念佛。有了这个功夫之后,会将它运用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之中,即一切时中念佛都是无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