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以色列 周其仁:“到以色列游学 让我深受刺激!”
但眼前的以色列,有绿洲,有非常好看的花园,完全是“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象。这么美的景象,却是在年降雨量50毫米的情况下实现的,我们腾冲到黑河的那条对角线降雨量是200毫米,已经被认为是半干旱,不适合农牧了。而以色列很多地方年降雨量仅仅50毫米,包括死海周围。为什么能有这么美丽的景色?就是靠人!
1948年以色列复国,以英国为首的国际联盟同意犹太人复国,可以在加拿大找块地方。以色列人坚决不要,非要回耶路撒冷,非要在这块地方回到2000年前的那个梦,把全球认同这个想法的犹太人召回复国。
二、以色列的奇迹
1. 滴灌技术
我们去访问的这个地方,就是从沙漠里一道一道开发出来的,修得像花园一样漂亮。当然不光是苦干,非常重要的就是利用技术,以色列在沙漠里发明了滴灌技术。我们访问了创造滴灌的这家公司。当年是工程师意外发现,所有树都会死的,就是后院不远处这颗树一直活得好好的,仔细一查发现是因为水管渗漏,由此发现水管渗漏是一个办法。
地面的蒸发量太大了,把管子扎上孔埋到底下,又省水,又能保证植物的需要。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以色列国土面积12000平方公里,我们北京是16000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可耕地60万亩,一半国土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最后成为“欧洲厨房”,海水淡化技术出口。今天以色列的主打招牌不是农业,但农业的成就也非常令人吃惊。前段时间我去河北,海水淡化技术用的就是以色列的,算下来比德国、美国的技术成本低。
更厉害的是它的Start up的企业,整个国土一共800万人,有7000家初创企业,涵盖各个领域。我们都说硅谷厉害,硅谷最厉害的公司没有一个例外,都在特拉维夫设研发中心。这是个打仗的地方,为什么在这里设研发中心?人厉害。
我们今天都说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能移动?摩尔定律没讲到,芯片的存储信息18个月翻一番,热量也会翻番。如果热量翻番,怎么减热?台式机还有一个风扇,手机风扇在什么地方?英特尔特拉维夫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提出这个问题攻下这个难关,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真是造福人类。谷歌天下知名,现在你做搜索,你打一个字没打完,他秒速就告诉你全人类查这个字最可能出现的是哪个。这个技术是谁的?是属于谷歌特拉维夫研发人员的。
这种故事在以色列这么小一块地方,会一个接着一个听到。你就想,神了,这块地方到底靠什么?800万人,却拥有7000家Start up Firms。除美国、中国之外,这里是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多的国家。以色列拥有比美国、欧洲还高的人均创投资本,高科技部门贡献了以色列出口的50%、就业的10%。就这么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2014年的人均GDP3.5万美元。
三、以色列的崛起之谜
1.信仰的力量
以色列凭什么崛起?凭人!人凭什么,凭教育!我们中国人一直重视教育,去了以后发现以色列教育跟我们不同。什么不同呢?第一,他们信仰的力量比我们强大。那么多人,世世代代信这本书,羊皮书上抄了多少年,这个故事我们读起来怪怪的,根本不会信,但他们就信。
他们5岁开始就读这本书。一本是犹太圣经,一本是多少年来犹太最出色的拉比解释《圣经》的一本书,今天有翻译本叫《塔木德》,2500万字,里面有各种故事。这两本书每个以色列孩子从5岁时就要读。他们就信这本书。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厉害的,他们信犹太民族是上帝之子,不管千难万险,犹太民族将来会更美好。我去了以后很受触动。
2.探索未知的求知思维
以色列的教育方法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非常有信仰,但是这个信仰不是靠背、靠记、靠教条建立起来的。小孩子读圣经是两人一组、三人一组一起读,辩论、讨论,老师讲的可以反驳,上帝讲的可以质疑,这是它的教育方式。
它传授知识不是记住已有的东西,重点是探索未知的东西,是知识的重点。这一条我们距离拉得大,我自己在教育领域工作,真是要好好反省。他们最厉害的一句话,我们代表团30多位都记住了。孩子放学回来,犹太人的母亲不问你学了什么,更不问你考了几分,就问今天你问了问题吗?问了好问题吗?反观我们当家长的,从来没有问过这个问题,都是问考得怎么样(众笑)。
从小培养的这个思维习惯产生强大的生产力。所以代表团的人都说要学会问问题,回国去见了孩子就要问,可是30几个人不够啊,得好多人都来问,都来把学会问问题当成是知识的生命。
3. 逆水求难的哲学精神
这个民族没有别的资源,就靠人所学的知识就可以把这个国家建立起来。访问时请了犹太国内第一个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来做报告,不是让他讲技术,而是让他讲成长历程。他的发言很感动人,他说小时候他妈妈说,走进一条河流可以顺水走,也可以逆水走,顺水好走,逆水难走,她说你要永远逆水走。
这就成就了他一生的性格。不管做什么事情,有点成就他就从头来,专业读了好几个,以色列学霸没对手,就到美国去,同时读两个专业,当上终身教授后觉得没意思,又回到以色列。他永远逆水走。
《塔木德》里有一句话非常有道理,“天下难做的事容易做成”。为什么?难做的事没有别人碰。容易的事情对手一定多,难做的事情对手少。从竞争理论看,这个哲理是一流的。
从小妈妈就这么教育,不要你迅速成功,不要你图简快,要挑难的事情做,才能做成大的事情。
这就是我从以色列回来最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