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墨玉一般值多少钱 和田美景:农民画家描绘和田墨玉美景
胡杨树叶反射着耀眼的新疆墨玉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潺潺的溪水顺着蜿蜒的河床流淌,一股清凉的风从昆仑山雪峰迎面吹来,山下的草原上,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一幅墨玉大美景色。
这美丽的景致来自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敏笔下的一幅绘画作品,这位70岁的老人至今仍孜孜不倦地在画布上从事着表现美的事业。
阿卜力克木出生在墨玉县扎瓦镇阔木艾日克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从小,他对农活的兴趣总是不及绘画,走到哪里,他手里总会拿着笔,不自觉地在地上、树上、墙上画一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了能画点什么,阿卜力克木费尽了心思。
父母制作桑皮纸,这为他提供了绘画材料,他向父母学习桑皮纸制作技艺,并学会了用芦苇制作画笔,纸和笔都有了,可因为太穷,他买不起墨水,只有打家里锅灰的主意,用水把锅灰调成墨水来作画。
父母从儿子的绘画劲头里感觉到这孩子会拥有与众不同的未来,便供他上学,一直供他上到中专。可事与愿违,父母不知道,在学校里,阿卜力克木从来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他唯一的兴趣就是画画。
从小学画到初中,又从初中画到和田农业技术学校,学习成绩被他抛到了脑后,老师很为这个痴迷绘画却不爱学习的孩子犯愁。
1963年暑期年暑期,阿卜力克木回到家里,一边帮助父母干农活一边外出采风绘画,最后连返校的时间也忘记了,当他往学校赶时,巧遇当地发洪水挡住了他回校报到的路,这让他的命运有了转折。
“我后来赶到学校时才知道,同学们在毕业前夕都收到了安排工作的通知,之后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了,而我没有赶上,也没能安排上正式工作,这辈子只能是一个农民。”老人笑着说,语气里竟然没有一丝遗憾,而此后,他更加珍爱自己的绘画事业。
回到村里那年,阿卜力克木刚刚17岁,因为有绘画特长,他成了村里的宣传员。那时,宣传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村里绘制各种政策宣传口号与图画,他还同时兼任了村里的油漆工,并有带学徒的任务。
老人记得当宣传员时,自己画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的头像,几年间,他画了大大小小三四百幅毛主席像。
对于阿卜力克木而言,那是一段永远难忘的日子。工作紧紧围绕着自己的爱好,既能提高绘画技能,又不用为绘画材料发愁,别人干农活时,他在拿着画笔绘画,这也让他成为村里人“羡慕、嫉妒”的对象。很多村民看到他就会感叹:“早知道自己也学画画,这样就不用干农活受苦受累了”。
阿卜力克木很喜欢和村民们去捡柴火,因为捡柴火的地方能看到大片胡杨美景,和大家一起出去时,他的口袋里会带一个本子,当大家散开捡柴火时,他会边捡边找漂亮的景致,把美景画下来。
到了20世纪80年代,阿卜力克木又当起了农民,可绘画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一边在田地劳作一边创作卖画,同时还做油漆工,帮助村民家里美化墙面。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画也从一平方米二三十元发展到现在的500元。
如今,阿卜力克木不仅能画油画、水彩画,还能用油漆作画,在各种布料上画画,甚至在地毯上织绘自己的绘画作品。阿卜力克木现在有3000余幅作品,其中,一幅画最高卖到1.2万元。他早已桃李满天下,当地各个中学的校长、美术老师大多是他的学生,每年,还有许多绘画爱好者、美术专业的学生慕名拜他为师学习绘画技巧。现在,他已培养出三十多位从事美术工作的徒弟,培养了1500多位艺术人才。
阿卜力克木创作的《塔克拉玛干的传说》等三幅作品获得新疆绘画作品比赛一等奖。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家油画展上,他的作品《古代神话》获得二等奖。2014年6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将他的艺术人生拍摄成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