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是真的坑 来武侯祠美术馆 看李可染画笔下的巴山蜀水

2019-03-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日,由武侯祠博物馆联合李可染画院主办的"梦回蜀山-李可染中国画精品展",在武侯祠美术馆开幕.该展览展出了李可染不同创作时期的50幅佳作,包括水墨原作30幅,珂罗版水墨作品8幅及铅笔写生小品20幅,这些作品涵盖了山水.人物.牛等主题.作为一代书画大家,李可染与蜀地有着不解之缘,他在抗战期间入川后,成都.青城山.峨眉山等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源泉.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日,免费向公众开放.武侯祠是真的坑 来武侯祠美术馆 看李可染画笔下的巴山蜀水李可染的作品引来众人欣赏 摄影 谢明刚四川

昨日,由武侯祠博物馆联合李可染画院主办的“梦回蜀山—李可染中国画精品展”,在武侯祠美术馆开幕。该展览展出了李可染不同创作时期的50幅佳作,包括水墨原作30幅,珂罗版水墨作品8幅及铅笔写生小品20幅,这些作品涵盖了山水、人物、牛等主题。作为一代书画大家,李可染与蜀地有着不解之缘,他在抗战期间入川后,成都、青城山、峨眉山等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源泉。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武侯祠是真的坑 来武侯祠美术馆 看李可染画笔下的巴山蜀水

李可染的作品引来众人欣赏 摄影 谢明刚

四川山川地貌

让大画家情有独钟

李可染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山水画大师。上世纪40年代起,李可染致力于中国画的改革和复兴,师从齐白石、黄宾虹,不断探索中国书画艺术的创新路径。上世纪50年代,李可染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行万里写生路,融汇中西艺术之长,让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生机。

武侯祠是真的坑 来武侯祠美术馆 看李可染画笔下的巴山蜀水

李可染笔下的杜甫草堂 武侯祠美术馆供图

据了解,此次展览历时一年辛苦整理,50幅作品勾勒出李可染艺术生涯的大体轮廓,并清晰地梳理了他在蜀中的艺术活动。记者昨日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出作品中,《襟江阁》的半边构图是李可染山水中最典型的逆光表现手法;4幅牧牛图正好构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场景;李可染晚年的书法作品《实者慧》,笔力沉雄古拙,金石味十足。

武侯祠是真的坑 来武侯祠美术馆 看李可染画笔下的巴山蜀水

李可染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杜甫草堂》《青城山》等作品,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我从小在家乡成都长大,后来去了国外工作,这次回家乡来探亲,没想到能在这里欣赏到这么多李可染的作品,成都的文化氛围真的很浓厚!”观众陆沁告诉记者。

展览开幕式上,李可染之子李庚在致辞中提到父亲在四川的艺术活动,以及父亲对武侯祠、杜甫草堂、青城山、峨眉山等文化地标的情有独钟,尤其提到了李可染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李庚告诉记者:“观众透过他的作品可以见到四川的山川地貌,另外,父亲画牛也是在四川开始创作的。”

李可染入川后

提出著名艺术观点

除了画作光彩照人外,李可染的艺术观点也让人获益匪浅。说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李可染有一个著名观点就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庚表示,这个观点的起源就在蜀地。原来,上世纪40年代,李可染在四川与文化大家研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这个观点。“‘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是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指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从而创造新的艺术语境和新的表现方法,为此,父亲用了毕生精力。

”李庚告诉记者,在提出这个艺术观点的同时期,李可染经典系列作品中“牛”的形象也首次出现在父亲画笔之下。1954年,李可染开始三次重要长途写生,他一路溯长江,下江南,过三峡,攀峨眉,跋山涉水,历尽艰辛。

行踪遍历祖国名山大川,行程数万里。1956年,李可染第二次踏入巴山蜀水,用西画写生的方式和光影的表现手法,开启了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独一无二的创举。

“四川是我父亲艺术转变的发端之地,也是他艺术思想从成熟走向高潮的最重要的一环。父亲在艺术思想上的成就离不开四川,武侯祠、杜甫草堂等都在他的艺术创作上留下深刻印记。”李庚告诉记者,抗战时期,大批画家入川,大家在这里互相交流,探讨艺术,共同推动了书画艺术发展。“如今,四川尤其成都仍受到全世界美术家关注,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李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