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理解 什么是“天人合一”?该如何去理解和对待?
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天人合一”,那么什么是天人合一呢?对这个命题的理解、阐述、乃至运用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人们之间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看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今天,咱们一起来探讨下,什么是“天人合一”,以及如果对待和运用这一古人极其重视和强调的思想命题。
“天人合一”的来源和含义
先说含义,“天人合一”中的人,大家都知道,理解起来也很容易。但是“天”理解起来却很困难,而且出现了很多分歧和定义的不同。
截止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天人合一”这一概念来源于儒家的思孟学派,但这一观点依然存有争论。《中华思想大辞典》中这样解释,说“天人合一”强调一种天与人的和谐一致,它蕴含的是一个非常伟阔、异常深远的且隶属于中国人的思维,反映的是中国人在对待自然关系上的一种朴素价值观。
老子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庄子在《齐物论》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揭示“天人合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儒家的看法也要明确,认真,坚定。
儒家中(尤其是孔子)对天的看法有些矛盾之处,时而认为天是自然的,不言而四时行,而万物生。时而又认为,人之生死富贵皆取决于天。《中庸》中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对于天,孟子认为,天命是人力做不到的一种外来力量,但他同时指出,天不是神,人们只要能做到尽心养性,就能认识天(百姓俗语叫老天爷)。《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随后,孟子又说:“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但如何理解这句话,似乎也无法统一,而且这句话还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倾向,其本意到底如何,至今无人可以定论。
而墨子在对待“天”方面则显得差强人意,他一方面强调“非命”“尚力”(即人的富贵贫贱荣辱在于力量、意志,不在于天命),另一方面又推崇“天志”“明鬼”(即墨子一直倡导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他的“天”好像是一个有意志且还能行赏罚的人格神。
到了汉代,汉武帝独尊儒术,当时儒家的代表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思想,虽然他的天人感应一说,有些迷信色彩,但却从一个侧面巩固了“天人合一”的地位。
到宋代,大学者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并对它进行了阐述和定义。当时为数众多的理学家都认可“天、地、人,只一道也”这种说法。
宋代以后,学者和哲人对“天人合一”的命题和阐述出现了各不相同,争论不休的状态。有的把它理解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的进入了二元论,把天与人截然分开,甚至对立起来。有的提倡“不二一元论”,认为唯有最高的本体(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哲学讲的“一”)才是“天人合一”的终极归宿。
以上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及含义理解上的发展,演化。总的来说,“天人合一”是东方哲学的一个普遍的思想,对于西方人理解起来可能会更有难度,因为它体现的完全是一种东方式的思维,一种东方人看待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关系。
我本人也比较认同这种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一种人与大自然或宇宙的关系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中国人向来不对立的看问题,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现在各自的“人生”里,离开了“人生”也就无所谓“天命”,同样,离开了“天命”也就无所谓“人生”。
由此,我们的做事方式也是顺其天道,听从天命。平时百姓讲的“天命不可违”也正是源于此理。中国思想认为,天地中有万物,万物中有人类,人类中有自我,由自我出发,又可以发展出人类—自然—天地万物。
自我与人群与物与天,从根本而言,乃为一体,既非相对,亦非绝对,天与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一个水乳交融的宇宙之整体),而且更加准确的囊括了东方人对于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的深刻探索。
在对待大自然或宇宙上,中国人的态度是最友好也最智慧的,我们会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进而做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而西方人在对待大自然方面,与中国人截然不同,他们的做法往往是强调人,把人放到大自然之上,认为只有人为地征服大自然才能体现他们所理解的“人之高贵”。
但现实给他们上了很好的一课,环境污染,淡水匮乏,生态失衡,酸雨横行,还有臭氧破坏,新的疾病或癌症出现等等一系列问题,让西方和东方同时认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
在此,我想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呼吁大家一切善待自然,善待动植物,处理好自己与他者的关系,与自然与宇宙和谐相处,把“天人合一”进行到底,把中国文化中的精髓继续传承和发扬,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