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墙独特创意】学校班级文化墙主题图片的展示
学校班级文化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主题,风格特色。文化墙是体现这些最直接的方式。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学校班级文化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净化教室
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 班级的 老师和学生都能持之以恒地与不讲卫生的习惯作斗争,真正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我要求我的班级在卫生方面要达到如下标准:1、教室内如蜘蛛网、球印、脚印;2、教室内的门、窗、桌椅没有损坏的痕迹;3、墙面、桌椅面没有乱涂乱画乱贴的情况;4、教室抽屉内无垃圾堆积的现象;5、卫生工具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纸篓内垃圾要勤倒,不允许出现溢出现象;6、饭后必须将桌子抹过,抹布统一放在指定位置。
7、放学后,统一将椅子塞到桌子下面,桌子前后左右对齐等。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要求过于细化,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我觉得一定的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毕竟还小,只有让他知道了具体应该怎么做,他们才有可能做到怎么做。
良好的习惯就应该是这样细化出来的。所以,实施这一要求的过程,不仅是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素养的过程,目的是营造一种规范的环境。
2 、美化班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美化对小学生尤其要讲究,因为它有益于营造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
然而在五花八门的美化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通病,即这些美化往往只体现了一个浅层的装饰性,而未能包含审美教育的功能。装饰性固然能产生视觉上的快感,但它只是审美教育价值的很小部分。审美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仅有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教室环境的艺术营造,其真正功能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另一种语言"的环境。
每个新学期之前,我常常会对班级的环境布置进行初步的构思。有人会觉得做了那么多年的班主任,只要延续前几年的内容不是一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吗?但每当我接到一批新的学生,或面对一个新的学期时,我常常会想学生是不一样的,学期是不一样的,这种偷懒是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呢?于是,每次我对教室的设想总会有相应的变化。
当然这种设想并不是我一厢情愿地闭门造车。它应该始于对学生的了解这个基点。所以,面对一个老班级,我会去反思以前的布置,结合学生的特点,侧重于调整,创出新意;而面对一个全新的班级,我的做法就是多渠道提前了解班级的学生,然后统筹考虑,完成初步构思,做到心中有数。
开学后,我并不急于宣布我的构思,因为那是一种强加于人的非理性表现。我会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任务,让学生私下去思考、讨论,再利用晨会课或者班会时间,进行专项交流。让学生感到班级布置是自己的事。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装扮自己的"家",应该是一件兴奋而幸福的事。
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想法或许会过于理想化,不易操作;或许会而单纯地追逐时尚而毫无价值。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参与进来。
恰当好处地抛出自己的想法,供大家讨论。或者对学生不成熟的设想提出作为长者的意见和建议。也允许学生对自己的构思进行修整。总之最后要使学生愉悦地认可我的设想,齐心协力地朝着我当初设想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被学生认可的东西才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后每一个栏目均有专人负责,定时更换。比如,班长负责征集班训。发动之后,同学们就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进行构思,最后经班委会的精心选择,确定了"净"、"敬"、"竞"、"进"四个字为班级的班训,又亲自动手做成艺术字贴在教室的正前方,与国旗交相辉映。
"净"是提示每一个同学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营造一个洁净、温馨的学习环境;"敬"提醒同学要尊敬师长,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同学之间更要团结友爱;"竞"就是要在班中养成积极友好的竞争意识,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进"希望同学们都有一颗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上进心,为班级和自己的进步而不断奋进。
再比如,在前面黑板的左下角,班级特地开辟了一个"名言角"。按学号,每天由一名学生将自己寻找到的认为有意义的名言警句工整地书写在"名言角"内,利用每天晨会课的 2 分钟时间,由摘选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句名言,并要求每人准备一本名言簿 ,逐日将每日一名言摘录在本子上。
学习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首届"读书节"比赛中,我班没有获得"书香班级"的称号,同学们都很难过。
但是是首届"读书节",学校本着鼓励的原则,给每个班都发了奖状。宣传委员拿到奖状后,把本来贴在后面黑板上奖状贴到了前面的黑板上方,并且提醒大家要不断警示自己,尽最大努力使班级的各方面都走在年级前列。教室文化建设的功能就在此就完全呈现出来了。
此外,班级还可以开辟"七色花"(就是将每位学生的照片当作花蕊,一个进步或者一个优点可获得一个花瓣,贴在花蕊外围,看谁的七色花开得最灿烂)、图书角,摆放一些小盆景等等。这些小而新的设计,对学生产生了不小的吸引力。
除了教室,学生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走廊了。我们学校是一个全新的学校,走廊宽大,而且两边都贴着瓷砖。我觉得这是一块宝地,便开始了每月一期的主题墙布置。有时候粘贴学生的书画作品,有时候是手工制作、学生习作,有时候是手抄报、剪报,有时绘画高手干脆用水粉颜料直接在墙上潇洒露一手。
一块小小的墙,就是一片大大的天。它成了班级信息交流,师生相互沟通了解,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载体。现在,你走进我们学校,你会发现我们学校的"每一条走廊都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