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在那 王勃为何二十几岁能写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王勃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6岁即可作文,文思敏捷。他和两位哥哥被父亲的朋友称赞为“王家的三棵珠树”。王勃十几岁就已经考中了幽素举。这个“幽素”是唐朝科举考试的一种。结果王勃被授予了朝散郎的官职(从七品)。这相当于副县长或副处级干部了。以王勃的才能在当时已经是出类拔萃了,但是王勃却因为才能而经历了两次不幸遭遇。
第一次,王勃因为才华得到了京城沛王李贤的赏识,他被留在了沛王府做修撰,辅导沛王学习。因为当时公卿贵族喜欢一种斗鸡的游戏,沛王和英王总在斗鸡。王勃就戏做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这篇文章本来就是游戏,没想到文章被皇帝高宗看到了,高宗很生气,认为王勃在挑唆王子们之间的关系,就让沛王把王勃赶出了王府。这是王勃第一次因才丢官的经历。
第二次,几年后,王勃凭借自己的文采获得了虢州参军的职务,虢州参军本来就是一个地方官,比起当年在沛王府那是天壤之别了。王勃多少有些恃才傲物,对身边的同僚有些轻慢,这就招惹了同僚的嫉恨,有人开始构陷王勃。当时有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曹达藏了起来,又怕事情败露,就杀人灭口。
这下可闯下了大祸,按罪当处死刑。正赶上朝廷大赦天下,王勃死罪虽免,但丢了官职。当时王勃的父亲王福畴(chóu)任雍州司户参军,因受王勃牵连降任交趾令。
王勃因自己的性格而丢官,还“坑爹”了。这年,王勃从洛阳出发千里迢迢去交趾,探望因自己犯罪而受到牵连的父亲王福畴。这年秋天,王勃正好路过洪州府(即今天的江西南昌),时滕王阁刚修葺一新,当时坐镇洪州的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大宴宾客,听说王勃路过,便邀请他赴宴。
这个宴会其实是一个诗酒会。阎公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了一篇序,准备在酒席上展示夸耀。宴席上,阎公命人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但大家都不敢应承。而到了王勃那里,王勃出于年少无城府,也是因为才情所致,便漫不经心地接过笔,并未推辞。阎公当时很生气,便甩袖离席了,但阎公并不放心,命人暗中窥探王勃的文章,要下人随时汇报。
在中国古代文言轶事小说集《唐摭(zhí)言》卷五中记述了这个故事。第一次报信的人禀告阎公,王勃写的“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一听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了。第二次报信人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到后沉默不语。后来的人又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罢吃惊地站了起来,赞叹道:“这真是天才啊!这句才真是不朽名句!”于是阎公马上邀请王勃赴宴,等到两人尽欢才罢。
王勃因为什么能下笔千言,而文不加点呢?我想主要是才情太盛,还有他胸无城府。因为他没有城府又恃才傲物才两次获罪,也因为他没有城府而不懂在阎公的宴席上谦让。值得幸庆的是,他的才华一面却展露无遗,最终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也成就了王勃的一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