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观后感精选
在19世纪的山西,山西票号"天成元"堪称清代全国"金融大鳄", 他掌控全国金融兼营存放款生意鼎盛时拥有中国各地二十三个分号富可敌国,"天成元"票号康老爷膝下有四个儿子。当一件绑架案把家族成员陆续击垮后,号酒色的三爷必须担起家族金融帝国的重任。
专权的康老爷试图把老三打造成金融大亨,并努力向他的传授"驭人之术"。但三爷却对父亲的权术手腕和商业道德充满了质疑。
在追随父亲的脚步和找寻真正的自我之间,三爷必须做出选择。在八国联军入侵、由银元改为纸钞的金融风暴,凸显出"商人重义"这一晋商不同于其它仁义精神。
尤其是晋商所信奉的儒家文 化"仁"、"义"演化为商道,给现代商业社会和文化以启迪,"以义制利,崇尚信誉",这大概是晋商的一个共有特点。在片中,山西商人身入财利之场而不污, 信守勤劳,淳厚信义,甚至在经营活动中"重廉耻而不失体面",康家老爷及康三爷身上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人本善良,康家以"善贾"、"良贾"为祖训,将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家义利思想演变成经营处事的准则,不愧为妙哉!
纵观整个影片,清末晋商风云传奇大片,潇彧认为还是值得一看!至少我们能够重温那段已经埋没了一个多世纪的晋商故事而不被历史遗忘;至少我们能读懂拿祖宗的银子最终换得的"仁"与"义"正是康家祖训的信誉,并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
"用良心做事,凭良心做人",从不张扬自己的个性,并把商业经营的"仁义"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这在那个时代晋商人康家眼里,又是何等重要啊!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任何一个企业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获取价值最大化。其实,
那个时代晋商的"天成元"也不例外。"天成元"的继承人"康三爷"为民解忧的服务可谓做到了极致,
"顾客永远是上帝",所以"天成元"值得让百姓信赖,也并不足为奇!
在当今商道也一再倡导"诚信"二字。影片的结局,展开祖宗的遗训 字幅的时候,浓墨的笔迹"仁"、"义"为影片画上了完美的结局。
白银帝国观后感第2篇
以晋商为主角的《白银帝国》以"天成元票号"历尽动荡时局以及家族巨变为主轴,剧情在儿女私情的家族矛盾和金融运作的商业智谋之间穿梭发展,旁及八国联军入京和辛亥革命变天等时局动荡,剧情张力颇强,且具有史诗格局。
开篇即以广袤天地,康三爷背手微仰望天的明朗画面,奠定了动荡之中寻得安宁的基调:天地真大,人真小,人怎么自处。影片虽然是叙说家族,却道出在国家危难时候,个人抛弃私人利益为国家奉献自我的高尚精神。而在挽救家族危机时候,损人利己的不免发生,但是剧中主人公以"仁义"为行事的最高准则,宁愿选择对别人有利的做法,牺牲自己珍视的东西,使自己的良心得到保全。
其中尤以康三爷不惜将家藏地窖的白银承兑百姓手中废弃的清王朝钞票,并强调这样做才符合"仁义"的祖训,于如今社会欺瞒投资者,拖欠工人工资的不良企业家形成巨大反差,也更加凸显出晋商最核心的价值观与精神信仰——即"诚信为本",不论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还是"盗亦有道",都要讲道义!
这一弘扬晋商"商德"的主题,恰好与眼下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不谋而合。
的确,面对金融危机,每一个迷失的集体与个体都在进行新的思考与探索,中国味十足的《白银帝国》则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答案。于是,该片又多了一个新功效,该片甚至被称为"一本教你如何化解金融危机对人的威胁的‘教科书’"。
金融危机下的契约与道德"贪婪是好的"让华尔街陷入危机——那么,该部讲述"金融道德"的影片不仅向全世界诠释了晋商纵横中国500年的"商业霸主文化",也向金融界传达了晋商自成体系的金融监管制度、经营哲学和商道伦理。
无论是商业制度还是商业道德,晋商都是全球商界的楷模。我认为,尽管晋商的制度设计远不如现代商业社会的各种政策、法规以及不同层次的规章制度完善,但晋商却在"诚信仁义"的基础上,通过"号规"等内部制度和行会纪律对从业者进行有效的约束。
《白银帝国》作为一部影片,无法也不可能承担起拯救全球金融体系的重任,但是,这部电影至少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出一些问题,让我们时刻警醒自己。电影中有救亡、有启蒙,而我们更多的是要全面反思和审视晋商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汉字中的"诚"由"言"和"成"两字构成,核心意义应是言而有成,不说空话,说到什么份上就做到什么份上。"信"字"人"、"言"两字构成,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数,就没有信用,故人言立信,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是至关紧要的——企业也是如此!
胡庆余堂或逢灾年荒年,也会施药赈灾,但是平时价格是比较贵的。他卖药贵,是有言在先的,边上写着"童叟无欺不二价"。 不二价,意思就是不讲价。不讲价的意思,并不是你有病你总得吃药,趁你着急上火捞你一把,而是,童叟无欺。
无欺,就是诚信。这里的药,保证是地道的、品质好,所以贵一点,而且不讲价。旧时的商号尚懂得将"诚信、仁义"作为经营之本,而如今毒奶粉、注水肉、苏丹红等等事件,却让人不甚唏嘘。无良商家在丑行暴露后,又是忏悔,又是赔偿,但多数情况下是由政府"买单",实在让人汗颜。这里也真心的向政府的管理层呼吁:并不是所有的危机都能用钱化解!道德才是重整商业秩序的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