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下的悲剧:缺失的爱的教育

2019-09-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我堂而皇之地谈论"爱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多数人肯定会感觉到无聊和乏味,这两个词语,既老旧,又充满一种自上而下的伪道德感.好像这样的东西,只存在于枯燥的课堂上,存在于恼人考卷上,存在于各种教育研讨会上,与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个人没有太多关系.大槐树下的悲剧:缺失的爱的教育今天我想顺着我的灵魂体验,从一起发生在 2015年6月的重大刑事案例说起,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源于<今日说法· 20160507 大槐树下的悲剧>.故事梗概:2015年6月,在河南省汝

如果我堂而皇之地谈论“爱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多数人肯定会感觉到无聊和乏味,这两个词语,既老旧,又充满一种自上而下的伪道德感。好像这样的东西,只存在于枯燥的课堂上,存在于恼人考卷上,存在于各种教育研讨会上,与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个人没有太多关系。

大槐树下的悲剧:缺失的爱的教育

今天我想顺着我的灵魂体验,从一起发生在 2015年6月的重大刑事案例说起,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源于《今日说法· 20160507 大槐树下的悲剧》。

故事梗概:

2015年6月,在河南省汝州的马庄村,一家三口深夜遇难,死者分别是一位老奶奶,女主人,小男孩。警方到达现场发现,遇害的小男孩与女主人全身赤裸,家中门窗、大门、屋门全部紧锁,现场没有留下一枚凶手指纹。警方判断凶手进入现场的时候,一直是戴着手套的。

大槐树下的悲剧:缺失的爱的教育

经过警方侦察,以及行凶者到案后的讲述,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关键信息点。

行凶者:刘立一,男,25岁,大学本科学历。

同事反映,这个人聪明,能干,踏实,刚进厂三年,他就当上了车间副主任。

受害者:前女友马某的母亲,奶奶,弟弟。

大槐树下的悲剧:缺失的爱的教育

在外人看来,刘立一聪明能干,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刘立一却觉得,自己非常不幸。他明确提到了自己高中毕业时候,父母离婚,各自组建家庭的事。父母的离婚让他感觉很孤单。

直到遇见马某,他觉得这个女孩本分,踏实,非常喜欢,两人一见钟情,很快谈起了恋爱。

转折发生在春节,马某回家过年,把恋爱的事情告诉了母亲,结果母亲不同意,因为一个广东,一个河南,相距太远。马某很为难,但是最终听从了母亲的话,过了年就没有再回广东打工,并且向刘立一提出了分手。

刘立一非常珍惜这份感情,从广东赶到河南想见马某母亲一面,说明此事,但是马某没有同意,害怕他与母亲发生争吵,刘立一又跟马某姐姐联系,希望帮助劝说,结果马某姐姐也不同意他们来往。本想挽回自己的女友,结果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他感到心灰意冷,回到广东后,马某的电话打不通,QQ也联系不上,他说,从那个时候起,他又感受到了父母离婚时的无助和孤单。

他的原话是“我不想活了,在我不想活之前我想做点大事”,警察补充说:“你不愿意跟我生活的话,我到你家,我见谁杀谁。“

故事到了最后,他自己忏悔说:”事到如今他才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想事情要多为对方考虑一下,最后没有办法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还有别的的方式去爱一个人,不要像我这样,做出伤害她的事情,来表达对她的爱。“

他这样一说,我也有些惊讶:是呀,他是爱这个女孩的,杀女孩全家,在他看来,是他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最后请来的一位做客的教授说:“我们有知识的教育,有技能的教育,但是常常缺乏什么呢?爱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

楼主本人一直觉得,爱这种东西是天生的,是自然形成的,是家庭熏陶的结果,好像跟一般的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在楼主本人,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从来没有真正感受到过所谓的爱的教育,人文的教育。

当然,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等主题的故事,但是,让我说句实话,我极少能够感受到那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我感受不确切。回想起来,我眼里到现在都是只有考题,只有分数,什么所谓的热爱生命,乐于助人,都只是漂亮话,正确话。

我并没有真正领略到所谓的素质,所谓的爱,所谓的人文素养。

但是,放到今天这个故事来看,“爱”确确实实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一门很重要的素养。作为一个社会人,能够处理好“如何爱一个人”,“如何梳理自己的感情”,“如何排解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已经上升到了生死大事。

楼主本人也谈过恋爱,自认为特别理性,胆小的人,刚刚进入热恋期的时候,大脑也会产生一种“放不下”“离了她我不能活”的冲动,有一次,给她打电话没有及时接,我就开始胡思乱想,当然,我相信她的人品,我怀疑的是她是不是遇到危险了,结果越来越害怕,不断地打电话,甚至打电话联系她的家人(地下恋情)(幸亏没有联系上)。结果晚上她回复我,只是忘了带电话了。

任何人都会与周围的人产生感情,特别是矛盾和冲突不断的爱情,一个人能够平和,正确地处理好感情的问题,非常重要,怎么说呢,处理好了,一切都好,处理不好,非死即伤。

我们更重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但是对于爱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包括我们自己都疏忽了。

我们应该树立起这样一种爱的观念,爱,不仅仅是天生的,自然的,家庭熏陶的结果,我们还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去改变我们的爱认知,比如读书,学习,用心聆听别人的意见的方式,来树立自己的爱的观念。有一本书《非暴力沟通》,在豆瓣上评分很高,也多次被推荐,建议大家自我阅读一下。

总之,我们千万不要觉得:爱自天生,人无能为力。这样想,我们最终就会放纵自己肆无忌惮的爱,不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我比较喜欢法制类节目,看得比较多,因为感情引发的命案非常多,解说员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桩命案本不该发生”。

当然,以解说员的口吻世界上就不该有凶杀,但是,放到今天这个案例中,就发现其实两个恋爱中的人,发生这样的惨案,真的是太不应该。因为彼此之间甚至没有任何的恩怨情仇,没有背叛出轨,没有金钱纠纷,仅仅是因为彼此不合适。

真的太不该发生了。

刘立一之所以如此极端,我想与他的父母离婚有非常重大的关系。父母的离婚让他感觉到无助,孤单,他提到了两次,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不做讨论,只是我感觉到,当父母离婚时的那种感觉第二次袭来的时候,他彻底崩溃了。

家庭作为每个人最可靠和稳固的精神依附,也是我们最重要和最后的堡垒。当刘立一的这个堡垒被打破,他就已经因此产生了抑郁与无助了,爱情对他而言就属于一种救赎,否则他不至于如此重视这段感情,而且他明确提到了这个女孩的特质:踏实!

什么是踏实?就是稳固和可靠。

当精神世界一个个被毁灭,他就真的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