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西毒梁朝伟】你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里看到了什么?
我只能说,这是一部太“古龙”的电影了!甚至可以说是我看过的影视作品中唯一一部真正有古龙风格的。其他的作品有的有古龙的人物,有的有古龙的情节,但都没有古龙的风格。不过什么是古龙风格,这又是一个大问题。我能力不够,答不上来。只能通过几个关键词说说我的看法:
古龙是起兴的高手,很多古龙的作品,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头一段对于景物的描写,一下就把读者带入到作者设定好的世界中。
《东邪西毒》也是一样,几乎每个场景都是以环境的镜头开始的。沙漠、茅屋、鸟笼、桃花,都不再是背景,而成为故事中必不可少的符号。
同样,古龙也是留白的高手,尤其在描写武打场面时,古龙常常是把中间的描写空出来的,比如只写某人拔刀,再写収刀,至于中间怎样,留待读者去想象。
不过这可能也是古龙作品不好改编成影视的一大原因。但是在《东邪西毒》的武打场面中,常常会有这种留白,只有开始和结束,跳过过程。
古龙的语言常常是跳跃的,没有因为,只有所以。作者常常会跳出故事,然后给出一句对这个世界的结论。最我读了一些美国硬汉派的推理小说,发现雷蒙德钱德勒也是这个风格。不知道是暗暗相合还是有意模仿。
按说在影视作品里,这个风格是不好学的。不过,感谢上帝赐给我们的王家卫,他的作品一个标志就是梦呓般的人物独白。于是,两种风格神奇的产生了化学反应,《东邪西毒》中的名言、警句、经典台词俯拾即是。
古龙的作品很注重仪式感。在他的作品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描写: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怎样怎样;每天这个时候,他都要怎样怎样……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雕木像再埋掉(几乎是侠客版的黛玉葬花嘛),以及小说中间李寻欢落魄在酒馆,每天上午七壶酒,下午七壶酒,完全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自我惩罚」(摘自王怜花《江湖外史》,一本非常好的武侠随笔,强烈推荐)。
《东邪西毒》里,也充满了这种仪式感,在欧阳锋的独白里,就能听到无数个“每年这个时候”。行为和时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关联,自然也就增加一种天人相交的庄重与仪式感。
这个最好和金庸的作品对比来说,金庸的人物是政治的人物,是历史的人物,哪怕是架空历史的《笑傲江湖》,反而是最大的政治寓言。金庸的作品是理在情先,金庸描写一件事,先关注的是这件事在社会会有怎样的反应,在他人会有怎样的反应,其次再关注主人公的内心。无论是出世还是遁世,绕来绕去还是绕不过那个「世」。
而古龙的作品是情在理先,他先关注每个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自己的反应,而后才是对他人的影响。金庸作品中的矛盾与张力,是在人与人之间的;而古龙最精彩的部分,恰恰是一个人与自己相处,与自己妥协,自己内心的挣扎。
《东邪西毒》也是这样,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独孤求败(慕容燕/慕容嫣),这种人物在金庸的作品中是不会出现的,却恰恰是古龙最偏爱描写和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