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怎么念 李傕郭汜倒底怎么念?
打开电视,看到央视《百家讲坛》正在讲汉献帝,主讲的是复旦大学的一位学者,我也算是个历史迷,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对后汉三国时期尤为着迷。三国向来是个热门话题,记得有N多人在《百家讲坛》讲过三国,其中当以易中天的《品三国》最有名,严格来说三国历史是从汉献帝被迫禅位于曹丕开始(魏文帝黄初元年即公元220年)的,但这时候《三国演义》已经演义了80回,《品三国》也已经品了一大段,三国群雄大多是出生在后汉时期,都算是汉献帝的臣子,所以从汉献帝的角度切入,角度倒也不错。
讲的这集叫董卓之死,这个学者在讲董卓被吕布杀了之后,董旧部李催、郭汜反攻长安的时候,他把李傕、郭汜念成了李傕(què)、郭汜(fàn)。我心头一楞,没听错吧,后来发现他整集一直是读这个音,不对啊,我记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时还特意查过字典的啊,要念李傕(jué)、郭汜(sì)啊,莫不是记错了?按说复旦教授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吧,而且一犯就是二个,还挨着犯? 重新百度一下,发现傕字有二个音,分别是[què] [jué] ,汜就一个音啊,就是念[sì],但傕字用作姓时念[què],用作人名时念 [jué] ,这种例子很多,比如隋唐演义中的单雄信,用姓时音同“善”,不能念成[dān]喽,否则会贻笑大方的,同理李傕的傕在这儿就应该念[jué],那汜呢?汜字可只有一音啊,这哥们怎么会念成(fàn)呢?仔细一看电视上字幕打的是“氾”字,这个氾字的确是读(fàn),两个字很像,难道是我记错了?就不信了,接着查!
记录后汉历史的书最有名的有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还有就是《三国演义》,这几套书我都有,而且都是中华书局繁体版的,应该够权威了吧,一查无一例外都是汜(sì)。
这就奇怪了,百度一下,发现有我同样疑问的人,有人回复了说是某位已故国学大师的认证结果应该是“氾”,理由是郭汜一名郭多,“氾”字为“泛”的异体字,“泛”同“多”意近,正应古人名字对应的原则。
原来如此,敢情是这位哥们来卖弄学问来了,就算是这个原因,那你也应该在电视上给大伙解释一下啊。有点意思啊,郭汜原来还有一个名叫郭多,大概是他父母希望他多子多孙吧,我查《三国志》,《后汉书》都没有给郭汜单独列传,没提到叫郭多呀,最后终于在《三国志》魏书卷六董卓传中裴松之的注中有提到“《英雄记》曰:‘傕,北地人。
汜,张掖人,一名多”,估计说郭汜又名郭多的依据大概就出于此。
但是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裴松之的注历来争议颇多,古人就认为“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余”,就是说裴注补充的史料有些是陈寿在写的时候就弃用的,原因是陈寿认为于实可能不符,此说未免偏颇,但也不无道理,《英雄记》早已失佚,本身就存在书名讹误、材料真伪与具体写作时间等问题,目前只有在裴注中才有收录。
古人名和字的确有对应,但你怎么就考证出汜是名,多是字呢?人家可能只是说他的小名叫“多”呢? 就像曹操又名“吉利”,还有小名叫“阿瞒”,可是他姓曹名操字“孟德”啊,光凭裴注《英雄记》中所提郭多,推出郭泛,再根据郭泛推出郭氾,的确够“严谨”的。
就算真的叫郭氾,那众多古本都无一例外叫郭汜,你又何必标新立异,故弄玄虚呢?
后记:
“傕”和“汜”倒底怎么念,其实在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中有答案:新版中华书局《资治通鉴》卷第六十,汉记五十二,献帝初平二年中(第1972页),有胡三省音注“傕,古岳翻,汜,音祀,又孚梵翻”,古人没有拼音,是用“翻切”法,即反切:用两个字拼切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古音与今音不太一样,但胡为宋末元初人,距今约700年,还不算太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