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木心 李劼:木心的写作不作协

2017-06-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种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八十年代的时候,世人从文革的阴影当中走出来,好像又开始文学了.不料,文学又开始团伙了.仅以诗人为例,就团伙得不行.最初出名的那伙人以<今天>为核心,大都是北京知青,人称朦胧诗派.其实是北京知青诗派.八十年代以后冒出的年轻诗人,统称第三代诗人.这第三代诗人分为很多团伙.南京的<他们>是一个团伙,有昆明.福建的诗人入伙.四川的叫巴蜀诗群,又是一个团伙,其中也分出许多派.上海诗人也很抱团,并且大都以学校划界.华师大一伙,复旦一伙,上海师大一伙,还是宝钢那里也有

这种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八十年代的时候,世人从文革的阴影当中走出来,好像又开始文学了。不料,文学又开始团伙了。仅以诗人为例,就团伙得不行。最初出名的那伙人以《今天》为核心,大都是北京知青,人称朦胧诗派。

其实是北京知青诗派。八十年代以后冒出的年轻诗人,统称第三代诗人。这第三代诗人分为很多团伙。南京的《他们》是一个团伙,有昆明、福建的诗人入伙。四川的叫巴蜀诗群,又是一个团伙,其中也分出许多派。上海诗人也很抱团,并且大都以学校划界。

华师大一伙,复旦一伙,上海师大一伙,还是宝钢那里也有一伙。他们有个共同的杂志,叫《海上》。总之,诗人们都不是一个一个出来的,而是一伙儿一伙儿出来的。感觉非常江湖。颇有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作派,青城派、泰山派、华山派,什么派,都是有派的。

就算是以前没派的,一旦功成名就,就开始寻找团伙入伙。最大的团伙当然是官方的作家协会。那年头是不是作家,以有没有加入作家协会为标记。入了就是作家,没有入的都不算。

作家诗人们一旦加入了作家协会,身份认同是有了,但写出来的作品就很作协气了。入了就有组织,写作的标准就组织化了。这在欧美国家,作家以组织为荣以组织起来为标记,是不可想像的。但在中国大家全都习惯了。

似乎谁也没有想到,会在大家都习惯的作协天地之外,突然冒出一个木心。木心的特色在于毫无团伙气。他的文字是非常个人的文字,他的文字让人遥想起,比如唐诗宋词的年代,甚至更久远的《诗经》年代。这是木心跟当代的作家、诗人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是我之所以那么花力气,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看了木心所有的集子,撰写《木心论》的缘由所在。

我读了木心的诗集、小说集、散文集、文学演讲录,出版的时候叫《文学回忆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做了这么大量的阅读,一口气写了五万多字的《木心论》。为什么?就因为木心不团伙,木心的写作不作协。

当我读着木心作品的时候,感觉文学回来了、审美回来了,从而激起了我的写作热情。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感觉,相知的感觉。人生在世,两大幸福,一个是相爱,一个是相知。这两个幸福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读到木心文字的时候,感觉他讲的每一句话,我都明白。反之,假如他能看到我写的文字、听到我所说的话,相信他也一定能明白。当然,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木心没能读到我写的文字尤其是评论他的文字。陈丹青曾当面跟我讲过,他说木心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也许就是他没有看见你这篇《木心论》。

木心没有读到我的文字,不仅遗憾在他没能看见我对他的评论,也遗憾在他没能读到也许只有他才能够明白的许多文字。我在阅读木心的时候,经常会有如此感叹:咦,他怎么跟我想得一样。诸如对老聃的看法,对孔丘的看法,尤其是对司马迁《史记》的看法。

司马迁写《史记》为了突出孔丘,删除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先秦诸子。真正叫做,功也在彼,罪也在彼。但这么简单的事实,几千年来看明白的竟然没有几个。但木心一眼看破,一语道破,说是司马迁太儒家立场,以儒镜照史,否则《史记》会很伟大。

木心于西方文化也读得很明白。比如基督。在教门内的基督徒、天主教徒、东正教徒自有他们的读法。在教门外的非教徒该如何阅读基督?木心提供了一种阅读视角,把基督读成诗人或者艺术家。我也喜欢从审美的角度,阅读基督。

我的《木心论》首先是写给木心本人看的,就像两个在纽约街头邂逅的流浪汉,坐在马路边互相欣赏一番。当然,这不过是我的幻觉。木心已然谢世,身后如何如日中天,跟木心本人毫无关系。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唠叨木心呢?因为木心不能被掩埋掉。

倘若拿掉唐诗宋词,中国文化的一张美丽面孔就没有了;假如拿掉《红楼梦》,中国文化的一双眼睛就没有了;假如拿掉先秦诸子,中国文化就不成立了。但是,假如拿掉五四以来,尤其是四九年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化会缺胳膊少腿吗?不要急于回答,思考一下即可。答案不重要。

但是,倘若拿掉木心,中国文化就会缺了一块。这就是我在木心已逝的世界上,还会写下《木心论》的原因。写完此论,好比种了一片以木心命名的小树林。生活在雾霾中的人们,倘若感到疲惫了,痛苦了,无奈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之类的等等什么了,不妨到这片森林里休息片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享受一会精神的芬芳,然后继续活下去。审美的需求,也是人的本能所在。不是么?

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二0一五年八月二十日根据本人的视频演讲整理修改于纽约

作者简介:李劼,文化思想史学者,作家,文学批评家,著有《木心论》,对木心有极高的评价,并对木心的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