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形秽的名意思 有一份热情 让我自惭形秽
在课堂上,我总会向孵化营的学员们强调,每个创业者,首先是一个生意人,而要想做好生意,必须具备的最最重要的一条,不是你的专业能力,而是你的热情。
对产品足够热情,你才能够熟悉产品的每个细节,才能让质感和温度渗透于产品的每一处;当客户感受到你的热情,才会认可你的产品,才会买单,你才可能有生意,才能生存下来,才有发展的机会,才能距离自己创业成功的梦想更近一步。
我不确信听我讲课的同学GET到了多少,改变了多少。
我知道,对每个人来说,改变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甚至,我还边开玩笑边戏虐的说,我强调这些,只是为了在大家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至于这颗种子会在谁的心中萌芽并茁壮成长,这真不归我管,因为,成年人是不能被教育的,所有的改变都在于你内心的触动和触动之后的行动。
我之所以这么讲,之所以如此看重热情的重要性,是因为我对自己曾经感受到的各种热情总是念念不忘。
比如我曾经多次写到的公司附近的粿条店老板,即便半年没有在他那里吃过早餐,偶尔我再过去一次,他依然清晰的记得我的偏好,青菜要枸杞叶,肉不要肝脏......在他对这些细节的记忆里,我能感受到他对自己这份事业的用心和热情。
我还会时常回忆起早些年刚工作时的一个同事。同事刚大学毕业,非英语专业的他英语水平有限,回复邮件时语言表达上有不少呆板之处,即便如此,他的业绩始终保持在团队的第一名。后来,我专门读了读他给客户写的邮件,在深入阅读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虽然在语言表达上他确实略有欠缺,但他的热情却几乎能从邮件的每一个句子中蹦出来,扑面而来。正是他的热情感染了客户,所以才收获了非常好的业绩。
和同事聊到樊登读书,我询问:同类节目这么多,为什么只有樊登老师能够如此吸引人?同事脱口而出:难道你没有感受到樊登老师在讲书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那种两眼放光甚至手舞足蹈的表情吗?我很感谢同事的总结和提炼。这所谓的“两眼放光”和“手舞足蹈”,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那份我一直寻觅和追求的热情。
培训课程中,总会有学员过来和我打招呼,告知我关注我已经几年了,之所以在计划参加培训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我们,原因是,“这几年来我遇到问题询问你时,你总能够认真的帮我解答。”我暗自庆幸,庆幸自己能够一直坚守着初心,一直保持着对咨询我的读者无差别心的认真和热情。而这份热情,也终于得到了回报。
但真正触发我写这篇文字的,不是上面的任何原因,而是陪女儿玩耍和阅读过程中被她的热情和努力的打动。
晚上在家,一般的情景是,我在读书,女儿坐在我旁边的小桌子旁画画,画画累了烦了,她会让我陪她一起玩,或者给她读一些故事书。很多时候,我们会约定一个时间,或者陪她玩,或者为她读书,约定的时间到了,她或者独自玩,或者洗澡睡觉,我呢,接着读书、处理工作上的事。
但很多次,她都会觉得陪她玩的时间不够,想尽可能的找理由多玩一会儿。比如今晚,陪她读了两本书后,她提出再一起玩会儿猜图案的游戏,我同意了。她飞快的拿来两本书,开始猜图案,然后再以颜色为开头带跟着读她随口编的儿歌,“紫色的葡萄酸又酸,红色的苹果甜又甜,白色的云朵像棉花糖.
.....“等等等等,在领读、重复,然后对我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她似乎感受到我有点厌倦了,她开始调整节奏,变换出新的规则,制订新的游戏,再来一局。
在游戏开始时,我多少是期盼着游戏能够快点结束的,但当我看到她认真的样子,感受到她在即兴制订游戏过程中的热情时,我慢慢的被感染了。
真的,我被她那种热情和努力感染到了。
陪着女儿玩了很久,直到她准备睡觉了,她算是心满意足,我也觉得挺开心。
她去睡觉了,我忍不住想记录下这份触动和感动。
记得在《正念的奇迹》中,弟子向一行禅师倾诉自己面对家庭繁琐事的苦恼,一行禅师在回信中提醒弟子,你陪孩子的时间,也是你的时间。
如果说这句话尚且带着作为成年人的反思,在陪女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她的热情,则让我自惭形秽。也许我确实有心不在焉的时候,但六岁的她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她用自己的热情努力的争取着我更多的陪伴。
爱,需要更多的陪伴;热情,可以征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