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和魏征谁厉害】魏征和徐茂公谁的政治和军事能力更强些?
在《隋唐演义》中,有一个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经常夜观天象,穿道袍主持法事的牛鼻子老道。他也算是这部演义小说中的主角之一,名字叫做徐茂公。其实,徐茂公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其原型即隋唐时的李勣。 李勣出身大户人家,十多岁便结交江湖豪杰,不愿安分置业。
大业七年(611年),翟让在瓦岗寨聚众起义李勣成为瓦岗寨一员虎将。李勣刚上山便建议说,瓦岗寨本乡本土,不好长久劫掠,荥阳控扼漕运要道,官船商舶甚多,若移师此地,劫掠财货,不愁粮饷不继。
翟让听从李勣的建议,果然瓦岗寨财源广进,兵强马壮。后来,李密也入伙瓦岗军,并将翟让杀掉后自己成为新首领。李勣成为李密部下,但没有得到重用。618年,瓦岗军被王世充的队伍击败,李密率领残兵败将投奔了李渊。
当时李勣手握重兵,控制着黎阳以东的大片土地。随后把他所占州府的户籍钱粮登记造册,派郭孝恪到长安交给了李密,让李密亲自献给李渊。李渊听说李勣派人来长安没有找自己却找李密,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召见了郭孝恪问他是怎么回事。
郭孝恪便把李勣对他说的那番话对李渊叙述了一番,李渊听后深为感动,后来赐徐世勣国姓李,委以重任。可以说李勣这样忠心不二的举动是非常迎合李渊的心思的,相信任何君主都会喜欢徐世勣这样的忠臣良将。
不久,李密叛唐被杀,首级送到长安,高祖李渊即派人转送给李勣,并传谕李密谋反罪状。李勣上表李渊,恳请收葬李密。李渊被他的忠义所感动,下令送归李密的尸身。李勣以君臣之礼将李密安葬。李勣对李密的态度与丧事处理,表现他为人忠心不二,从而博得大唐朝廷一致赞许。
李勣崛起于草莽,对故主忠心不二,很受高祖以及太宗的赞赏。李勣归附大唐政权后,东征西战,立下了很多的功劳。“玄武门之变”后,太宗大封功臣,李勣也因拥立有功而受封。
太宗晚年,宫廷争端又起。李勣又因主张立李治为太子再立大功。贞观十五年(641年),李勣升任兵部尚书,此时恰逢有外敌入侵。唐太宗便委任李勣率军平乱,李勣作战十分勇敢,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回朝以后,李勣得了一场急病,卒,后在青山大败敌军,取得了胜利。
回朝以后,得了一场急病,非常严重,大夫给的药方上说要用人的胡须做药引子才能医得此病。这件事被李世民知道以后,便把自己的胡须剪下来,送给李勣做药引。皇帝能够为一个普通的臣子做这样的事情,真是天大的恩赐了。
按照中国儒家道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般人都不会轻易损伤,更何况是当朝的天子。李勣拿到胡须以后感激涕零,后来,李世民宴请李勣,李勣当即感动得跪倒在地,哭着表示要誓死效忠太宗。
君臣二人继续畅饮,李勣大醉睡在桌前,李世民怕他着凉还把自己的长袍脱下来给他披上,可见他对李勣的爱惜。贞观十八年(644年),李跟从太宗伐高句丽,攻破辽东、白崖等数城。贞观二十年(646年),又率军大破薛延陀部,平定碛北。
因李勣是军界元勋,为人忠心不二,出身山东寒门,家庭背景与长孙无忌完全两样,是制约长孙无忌的不二人选。太宗还特别交代,如果李勤不服从命令,徘徊观望,即当杀之。太宗贬黜李勣的目的,是为了让李治即位后再重新提拔李勣,使李勣对李治感恩戴德,矢志效忠。聪明绝顶的李勣,接到诏书后竟然连家也不回,径直到叠州赴任。
李勣的知人善用表现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注意帮助人才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引导人才发挥自己的长处。譬如,在镇守并州时,一次李勣入朝,张文瓘等三人为他钱行,李勣分别赠给那两个人佩刀与玉带,而对张文瓘却一无所赠。
后来,李勣极力引荐张文瓘,到高宗朝时,张文瓘位至宰相。 高宗李治即位后重用李勣,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辅佐,尤其是在立武则天为后时,对高宗予以支持,高宗也终于在重臣中得到支持自己的关键一票,精神为之一振,再也不顾反对派大臣一再劝谏,把自己的愿望付诸实施。李勣因此被任命为册封礼使,他将皇后玺绶恭敬地捧献给武皇后,而新皇后微笑颔首,对他报以深深感激之情。这份恩宠羡煞朝中新贵。
男生逃到大唐向高宗求兵助其夺回王位。于是高宗派李勣率军东征高句丽。李勋的大军势如破竹,一路上连战连捷,一直杀到了平壤城下,与敌军展开了数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过了不久,城中的兵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了唐军做内应。
他们大开城门,李勣率军杀入城中,占领了平壤城。后来又乘势追击,灭了残余敌军,从此高句丽国灭,唐朝设置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从隋文帝以来,曾经多次征讨高句丽,没有一次成功。直到高完时乘高句丽内乱之际,李勣老将出马,一举将其平灭。
或许会有人看不起徐茂公,觉得他太虚伪、懦弱。那么,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下。1.历史的角度 通常,世人认为贞观之治全是李世民的功劳,实际上,唐朝真正最强盛的时期是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从贞观到开元,武则天统治,包括实际统治的40多年,是唐朝走向强盛的重要时期。
武则天从当上皇后,到后来的称帝,虽然手段残忍,但对国家的发展其实没有多么不好的影响,只是古人都有偏见,认为女子不能当皇帝,而且还是“霸占”了李家王朝,但换个角度来想,李家的王朝不一样也是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2.
做人处世的角度 徐茂公的确善于运用柔忍的处世策略,来让自己转危为安,明哲保身后才能有暇考虑其他。像褚良遂等人的“大义凛然”,在现在看来,或许多少是有些不识时务,同时从更深层次的政治角度去讲,他们的反对也是因为武则天当皇后会影响他们的权益。
所谓聪明人,自然知道“该文即文,该俗即俗”的道理,他们立身处世的一大哲学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他们会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言语方式,因而很大程度上免除了对立与麻烦。而愚者往往不明就里,他们会将这种灵活性贬斥为见风使舵、两面三刀、曲意逢迎。这样的人大多是直肠子,他们说话并不注意对象,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后果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不知不觉中便得罪了许多人,由此为自己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没有原则,世界就没有秩序,会失去约束。但没有柔忍处世的策略,世界就会负荷太重,处处针尖对麦芒,摩擦不断。只有内里禀持原则,外用柔忍处世,才能达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