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亚明人文试验班 从人文科学试验班到匡亚明班

2017-10-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是我们第一届师兄的日志,最初的梦想,还有我们用未来延续)       依稀记得高考结束填志愿时,自己翻开学校发放的那本厚厚的<2006年河南省高考录取志愿指南>时,心里只有一个感觉:迷茫!当时的自己从来就没认真的想过自己以后将要学习什么,从事什么,整个高中过程就是不断的上课.做习题的过程,在长达三年甚至是四年的题海考海的狂轰滥炸下成长的自己,毕业时想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太难!也许是成长生活的背景影响,当时选择志愿的唯一标准只有两个:学校,离家要远.专业,挣钱要多.在这两个标准的筛选下,提

(这是我们第一届师兄的日志,最初的梦想,还有我们用未来延续)

       依稀记得高考结束填志愿时,自己翻开学校发放的那本厚厚的《2006年河南省高考录取志愿指南》时,心里只有一个感觉:迷茫!

当时的自己从来就没认真的想过自己以后将要学习什么,从事什么,整个高中过程就是不断的上课、做习题的过程,在长达三年甚至是四年的题海考海的狂轰滥炸下成长的自己,毕业时想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太难!也许是成长生活的背景影响,当时选择志愿的唯一标准只有两个:学校,离家要远、专业,挣钱要多。

在这两个标准的筛选下,提前批报考了吉林大学的经济学,一本报考了中南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可当结果出来时,两个志愿都落空了,被调剂至吉林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文学与史学)。

记得当时知道这个结果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什么鸟专业?毕业好就业吗?当时甚至有过放弃再考一年的想法,可最终还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做出了妥协接受现实的决定。

       带着对所谓的"试验班"的很多很多的疑问,来到吉林大学报道。报道的那天见到了当时是我们辅导员助理的宁师姐,记得问她,人文科学试验班是什么专业时,宁师姐想了一会儿后给我说:新开的,应该好。

        然而,当我踏入试验班的大门后,见证的却是试验班的巨变。

       人文科学试验班一共用过三个名字:人文科学试验班、人文科学实验班、匡亚明班。试验班首创出台的始末,作为一个学生,我知道的不多,只在领导给开过的几次零散的协调说明会议上获知,试验班草创之初,野心勃勃,试图以试验班为载体,整合整个学院的优质资源,辅以全程的导师制,系统学习中文、历史两个基础性文科专业,培养出文史贯通、博雅通知的学术大家。

       然而,通过三年的探索性实验之后,当初的雄心壮志已悄然的被现实种种的利益性问题消解于繁琐的仪式中。2007年,人文科学试验班更名为人文科学实验班。

一字之差,缘自于一次的协调会议上一位同学向领导的质疑性抗议:"我们不是试验品!"也许当初在提出设立这个专业的时候,领导并没有想到一旦付诸实践,它所面临的问题会这么多、这么繁复。专业衔接、专业正名、毕业证上的写法、学位证的区别、保研、就业等等,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专业能否、怎样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现实利益!

当领导面对这些众多的质疑声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怀疑过:曾经的决定是否值得?曾经的设想又是否能够实现?

        在探索的过程中,相关领导曾一次又一次为这个专业打开绿灯,许以众多优厚的承诺,不管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配给导师、还是在未来的保研率特高,毕业留校优先考虑等方面,似乎所有的好处都让这个专业的学生给占了,以至于引得其他专业的学生愤愤不平。

而这个专业的学生在这些优厚的条件刺激下,潜意识中,仿佛自己已经俨然比其他人高出一等似的,努力的想在各个方面都展示出自己独树一帜的风采。

创刊物、办社团、组织规模浩大的活动、争评耀人眼目的荣誉,似乎只有这些才能证明自己是多么的与人不同,自己是多么的优秀!然而,在对这些东西,陷入了狂欢式的追逐膜拜时,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学生或者力倡的领导想没想过:现实中的狂热举动是否已经与曾将的伟大构想越走越远?

       导师制的初衷是为了解答学生学习中的学术困惑,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沦为了导师带着学生在酒桌上胡侃胡诌,零星的学术探讨也变成了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保研率特高的目的是想给更多的学生拓展学术上升的途径,可最后的结果却成了学生增加毕业后求职砝码的手段;众多优厚条件大开绿灯的初衷是想为学生解除学习以外的负担和压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事实上却成为了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借以谋取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捷径……

        而曾经的"培养学术大家"的口号,在毕业现实的选择中,似乎成为了一个黑色的幽默。

        临近本科毕业时,学生被告知,人文科学实验班再次改名为匡亚明班。目的是提升该专业的知名度。可在毕业找工作时,几乎所有拿着印有匡亚明班简历的学生求职面试时,无一例外的都会被HR问到:匡亚明班是干什么的?让人最无奈的是有的HR直接告诉你:我们只要学中文的,不要这个专业(匡亚明班)的。

所谓的提升知名度,最后换来的却是毕业生在职场上被拒后的苦笑与无奈……

        但匡亚明班仍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作为曾经匡亚明班的一员,我也在与现实的博弈中获得了利益与成长,不能说这个专业的设置没有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利益与发展,只能说,曾经提出的设想是纯粹而荣尚的,只不过在与实用主义的碰撞中成为了一地鸡毛。

即使该专业最终没有实现它最初的设想,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这个专业培养出的人,在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内都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果,虽然,可能没能成为学术上的大家,某称程度上讲,在若干年后,或许也可成为一个"大家"。就像一位同学曾经说的那样:"我们都差不了!"

       也许,不应用理想主义强制限制匡亚明班的走向,在当下的中国,权贵资本与物质主义的合谋,已经将学术独立生存的空间挤压的过于狭小,相对于清贫的文科而言,更是如此。

在此情况下,"学术大家"理想的逝去也许是某种必然,毕竟,在清贫的学术理想与现实的生存考验中该如何去选择,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那些对学术理想依旧孜孜以求的同学,不管是始终如一坚持的勇气还是敢于将自我理想付诸实践的魄力,依然值得所有人由衷的肯定与钦佩!

        一直觉得,一个专业的成功与否,除了参与人员的素质高低因素外,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层制度设计的优劣。这种跨专业综合的实验性专业成功的不在少数,反观国内一些高校的实验性专业,成功的少之又少。

其原因还是在于专业上层制度设计的缺陷。将两个专业合为一个专业,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深化学生的专业比较性认知等方面,的确有着很多的益处。

但是,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将两个专业放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要融合不同的专业知识,消弭相异的专业缝隙,实现两个专业的内化合一。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两个专业就可以,这样的话,始终摆脱不了学院制的学科体系的桎梏,在专业的整合上两条线独自存在,就像两条车轨一样,虽然都在同一列列车下,却始终没有交集。也许,学术需要的是少而精,而不是多而泛。

       匡亚明班走到今天,已近7年。它曾起于一个有关学术的简单而纯粹的梦想,但却在日益世俗化的大学中渐渐的妥协给了现实,走向了学术的对立面,那些曾经对学术抱有极大想象与渴望的人们,不知道在以后的道路上终将走向何方?也许,正像一位同学讲的那样,也许诺干年后,我们中的有些人会重新回归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