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酒店 舒展最美“天台山居图”
三州乡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健身爱好者。
门前溪水潺潺,村间游客流连。天台县赤城街道塔后村村民姜碧华经营着一家民宿,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热心参与治水、垃圾分类等工作。村庄环境越来越好,她的口袋也跟着鼓起来。现在,村子里办起了40多家民宿、农家乐、乡村酒店等。
塔后村面对的是天台标志性景点赤城山,搭乘大花园建设的东风,塔后村成功蝶变,去年跻身全省休闲旅游示范村行列。
和塔后村一样,如今天台有越来越多的村庄凭借良好的生态、深厚的文化,吃上了“旅游饭”。行走在天台城乡,聚焦正在加快形成的全域大美格局的大花园,徐徐舒展的是一幅如诗般美丽的“天台山居图”,一个“城在景中,村在花中,人在画中”的美好景象跃然纸上。
大通道迎客来
乘坐杭州地铁1号线“天台山”号,仿佛提前乘上了开往天台的动车。作为省内首辆唐诗主题地铁专列,车厢内的唐诗和美景浓缩了一条地铁上的“唐诗之路”。
多山的天台不通铁路,当地人热盼一条铁路打通出路。2016年底,天台率先在杭绍台铁路全线启动建设。高铁项目天台段共33公里,涉及项目建设的10多项工作,样样第一,从中可见天台人的热切心情。
建设大花园,天台全力补交通短板。该县跑步进入高铁时代,加快融入杭州1小时交通圈、上海3小时交通圈,催生与杭州的“同城效应”。同时,该县加快杭绍台高速公路建设,构筑对外大通道,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半径,方便游客快进快出。
提升县域景区的可进入性,方会客如潮来。该县抓好对外交通能级提升,逐步建立立体交通。二类通用机场、台金城际铁路等项目都已写进发展蓝图。
公路通,财路通。南屏红枫甲江南,该乡依托改造提升的县道,将乡村休闲旅游做得风生水起。为进一步催旺当地的旅游业,天台投资3个亿建设新路,帮助当地群众打开“两山”转化的有形通道。
记者从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天台全力打造“四好农村路”全国样板,预计到2020年,将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73公里,所有景区村的道路通过整治、美化提升达到“四好农村路”标准。
大平台强起来
春节才过,天台自然资源局干部徐家庆就一心扑在农转用报批上。他第一批次拟上报12个项目、860多亩。今年,全县将供应土地3000多亩,工业用地不少于1500亩,该局已落实到相应地块,明确了出让时间。
在土地供应上,苍山产业集聚区是重点。这个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集聚区,是天台绿色发展的主战场,5年内将初步建成功能配套完善的生态产业园。目前,已有“圣达药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建设。
去年,该县通过采取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推动制造业高新化转型、推动产业空间集聚化等措施,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一组亮丽的数据提振着天台人的信心:市对县考核4个重点指标总得分全市第三,其中GDP全市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市第二、服务业增速全市第二;年度省重大产业项目入库数量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有4个项目入选浙江省大花园建设实施类项目库,数量居全市第一。
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上,天台抓住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的契机,强化天台—路桥“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这一核心合作平台的共建。两地首创全省“飞地商城”协作新模式,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袜业城项目,核心区内投资10亿元的花漫谷高端旅游度假庄园项目、投资5亿元的龙穿峡总部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已签约。
大融合富起来
奔着一双袜子,旅游团队纷至沓来。白鹤国际袜业城就是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它不单是3A级景区,还被命名为浙江工业旅游基地,近期已吸引10多万人次观光购物。
作为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天台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和合因子,写得一手融合妙文章。近年来,该县潜心探索“一业融五化”,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等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不起眼的袜子就这样巧妙地融入了旅游。该县引导工业企业研发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国汽车用品城、中国造像城等资源,被引导融入旅游元素,进军特色旅游购物市场。就连天皇药业、新维士生物等企业,也成为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融合发展是一出大戏。天台县提出,全域大花园建设,生态是底色,产业是支撑,文化是灵魂,通过融合三大要素,全面彰显天台自然生态之美、绿色生产之美、品质生活之美、社会和谐之美。
“天台大农场”就以最佳的融合方式出现。偏僻的龙溪乡一开春就吸引了上海企业5000万元的投资项目,当地低效的农业资源,正被景观水稻田、“蔬菜种植机器人入户”等项目填补。
建设大农场,天台的意图很清晰,就是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引领,创新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广“认种认养认租”模式,挖掘“文化 ”生态价值,变美丽风景为美丽经济,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