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民院士落选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万建民、钱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06-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钱锋,1961年4月生于江苏扬中, 1998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副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钱锋1978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1982年任江苏省南京塑料四厂工程师,4年后就读于华东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今任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

钱锋,1961年4月生于江苏扬中, 1998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副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

钱锋1978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1982年任江苏省南京塑料四厂工程师,4年后就读于华东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今任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处长、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其间,1990年至1995年于东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并获博士学位。

钱锋长期从事工业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的研究,将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化学工程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融合与集成,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的若干关键技术和软件。

他主持完成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乙烯生产过程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技术与软件的研究开发,打破了乙烯行业先进控制技术长期依赖引进的局面。

钱锋在国内率先开展精对苯二甲酸装置控制与优化技术的研究,在二甲苯氧化反应过程建模与优化、PTA生产过程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国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TA成套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述研究成果已在5家特大型石化企业的15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创造性地解决了以乙烯、PTA等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中的重大关键技术,每年为企业创造了新增3亿余元/年利润。他先后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排名第二)和5项三等奖(3项排名第二),作为第一发明人,已授权11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和2项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发明专利一等奖;登记了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82篇。

据悉,在中国工程院新当选70名院士中,男性67人,占95.7%,女性3人,占4.3%;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56.2岁,比2013年下降0.7岁;60岁(含)以下的56人,占80%;61至70岁(含)12人,占17.

1%;70岁以上2人,占2.9%;来自高校34人,占48.6%;研究院所15人,占21.4%;企业及医院21人,占30%,比2013年增加8.5%。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852人,其中资深院士322人。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521名有效候选人;6月召开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从中产生20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

中国工程院委托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主管部门组织对其材料进行公示,并集中受理和认真处理投诉;10月下旬召开第二轮评审会议,经过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程序,选举产生70名新当选院士。

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9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6人。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还产生8名新当选外籍院士,比2013年增加2名,其中美国5名,英国、加拿大和奥地利各1名。(穆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