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龙是不是省部级】【声音】薄智云:徐安龙校长 我的意见是
▲薄智云 著名中医针灸学家、腹针疗法创始人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文化陷入历史的低谷,使中医也历经了近百年的沧桑。到50年代,中医的院校教育纳入轨道。但由于缺乏中医大学教育的成熟经验走了一段弯路。
用几十年进行中医教育的探索,以西医为模型建立了中医的大学教育系统。我们发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最早的五大院校之一。曾经在建院之初,从全国邀请了诸多学验具丰的名老中医,铸就了昨日的辉煌。
但在以西方医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中医知识的传播。因此,形成了临床与教育没有关系、科研与临床也没有关系的尴尬局面。而且,没有进行吐故纳新的从全国不断招募优秀人才的意识,而自己又在短时间很难培养出经验丰富的专家,近亲繁殖素质下降。
近十多年来,人们对中医学院教育进行了大量的反思,希望从过去的中医院校教育模式中突围。进行了名老中医带徒的师承教育尝试。尽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补充了院校教育的不足,提升了许多中青年中医的临床水平,让大家恢复了文化自信。
为了提升中医院中医的优势与特色,广东省中医院在吕玉波院长的支持和邓老的推荐与倡导下,于2002年大规模的邀请全国名老中医带徒。我2004年参与了这项工作,应聘为主任导师。他们提出:“宁为我用,不为我有”与“请进来,送出去”的灵活师承教育方式,聚合了国内数十位著名名老中医。创建了“集体带、带集体、师带徒、徒带孙”的新型师承教育模式,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大大提高了医院的中医临床水平。
国医大师邓老提出:“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其中一部分在经典中,一部分在老中医的经验中。”国医大师朱老提出:“经典是基础,师承是主题”。这些理念使中医的临床学习方式回归传统,也使人们对中医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反思,引起国家中医局和各医院的重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一代大师多远去,如何请的故人来”。医学是培养临床医生为首要目的。面对中医界名老中医的高度匮缺的局面,作为中医药大学又必须把临床水平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创了从海内外招揽中医药英才的模式。
大学的领导能够面对几十年来中医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不回避,从海内外聚合中医的临床专家为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和拓展培养人才和研究领域,开展名医临床研究与传承工作,为有临床特色与有优势的专家提供更广阔的专业平台!
大家为了中医的明天相聚北京,希望能够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提高学校的临床教育水平做出贡献。也希望大学能够根据每个专家的特殊情况,建立个性化的用人机制,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用经济杠杆为手段,建立中医的价值体系,让每个人都会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特提出如下建议:
从用中医药大学同学会散布海内外的特点,为中医的临床需求把脉。把触觉延伸到不同的地区,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研究。把中医做为产品进行点对点的研究,永远占领中医的制高点。同时注意知识产权保护,使中国保持知识原创的优势,成为推动中医走向世界与影响世界的原动力。
因为,国外的中医是诊所很难进行疑难病的深入研究。而他们是中医的窗口,对于新开发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对他们进行长时的知识更新,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能力而且增加学校的凝聚力。成为国内外互动的良性循环体系。而产、学、研形成的价值链,应当以经济利益关系来维系才能长久。师徒如父子的传统文化方式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进行适度调整,否则将有名无实。
开展多元化的临床科研,根据大家的知识结构特点,有传统中医的临床研究,更需要有结合现代医学前沿的探索。齐头并进寻出路,各显神通想办法。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拿出疗效确切的方法,在学生中推广。
首先科研经费应当用学校赎买的方式,对已经成熟的技术采购,并进行保护。因为,开发新的成果研究周期与成本会高的多,而且有失败的风险。因此,每年数以亿记的科研经费应当首先用于采购,而不是缺乏知识储备的盲目研究形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形成自己特有的临床品牌,让学生恢复对中医的自信但应当为作出贡献的专家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因为研究有成本,技术有价值。建立良性的价值体系才能更长久,而不能无限地索取,,这样不符合经济规律也是师承教育有时,形同虚设的主要原因。
从全国整合资源,进行多学科的西学中教育。在80年代至90年代活跃在中医界的一批名老中医都是60年代末的西学中人员。屠呦呦教授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中医人才结构的多原化,有益于中医的长时发展与对外的高端交流。回归西学中的知识优势传统,更容易快速地培养出大量人才。希望在大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所有临床专家积极努力为建立新的适合中医药大学新的教学模型而奋斗!也为中医提升中医的临床水平而园一个振兴中华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