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百度百科 泣血红楼:正说曹雪芹与《红楼梦》第7章 百年巨著
曹雪芹(1715—1762或1724—1763),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文学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所著《红楼梦》(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石头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小说作品的巅峰,没有之一。
他本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江宁织造署曹氏家族,从曾祖父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祖父为曹寅,父曹颙、嗣父曹頫。曹寅即《康熙王朝》中“魏东亭”的人物原型)。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被革职抄家,十三岁(采信其1715年生人)的曹雪芹离开了江宁(今江苏南京),北上北京,开始了“尝尽冷暖”、倍加艰辛的人生之历程。
曹雪芹自幼是在“秦淮风月”之地、“繁华盛景”中生活长大的。抄家以后,曹(雪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但曹雪芹并未因此而颓废,他深感世态炎凉,可谓大彻大悟。他从此蔑视权贵,远离官场,放浪人生,过着闲散而又穷困的日子。
余自1997年开始,读红楼凡七遍。先后也买过六个版本的《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以及《曹雪芹传》。胡、俞、端木、周、刘等专家们的论述和专著也看了很多,不敢说是一个研究者,至少是一个绝对的“红迷”吧!
有很多读者和朋友都坦言看不懂红楼,尤其是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关系就让人头疼。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是你还没有真正了解《红楼梦》,了解曹雪芹。
不可否认的是,《红楼梦》这样一本书是带有家族史和自传性的,书中的贾宝玉和甄宝玉(及其他主要人物)一实一虚张弛有度,实际都是以曹雪芹本人、李湘云、曹頫及其家人、家事为原型和素材来创作的。
这与黛、钗实际亦为一体也是相得益彰的。但黛钗的虚构成分多,而贾宝玉和史湘云的真实性则多了去了。详见脂批,读者可去细读。比如,在《红楼梦》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处,脂砚斋就批云——
此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曹雪芹死后十年,脂砚斋写下的最后批语(最后一次批评《红楼梦》)。脂砚斋即为李湘云,为书中“史湘云”的原型。
是故,如果你不甚了解曹雪芹的身世和经历,不读“脂批”,那么对于读红楼来说肯定是比较费劲的。
约乾隆九年(1744年),曹雪芹三十岁,开始写《红楼梦》初稿《风月宝鉴》(也可能是蓝本在此之前更早就写了一些章节,即“王熙凤毒设相思局”那几回)。乾隆十二年,移居北京西郊,继续创作。
乾隆二十四年,曹雪芹四十五岁,南游江宁。为何去南京原因不明,可能是去看望离散族人或是参寻往日荣华旧迹。此时书已完成大半,脂砚斋也将其批评版的《石头记》传抄面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曹雪芹四十八岁,因幼子夭亡,悲伤过度卧床不起,大约于这一年的除夕(或次年年初)病逝于北京。
曹雪芹在隐居西山的约十年间,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巨著《红楼梦》。“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曹雪芹的家世从烈火烹油之盛,一下子坠落至枯落衰败之境,使他深切的体验着人生的悲凉和世道的无情,也看清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变革意识,全部融汇到了《红楼梦》里。
红学界现公认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一说为无名氏。至于《红楼梦》到底有无完稿也有争论,一说已完稿后丢失了后面几十回。
《红楼梦》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手抄本流传,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五十六年,不第举子高鹗应友人程伟元邀请协助编写,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里说:
《红楼梦》真的没写完吗?不,是写完了的,只是后来散失了后四十回。那么高鹗的续作就一无是处吗?也不是,至少他对于红楼的流传和推广还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王小波也有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里的恨也是这个意思,为什么恨,因为不合自己心意而自己又无法改变。这话说的极为透彻。
鲥鱼有刺,吃起来不便,能有什么办法?但若无刺,吃起来便不香;《红楼梦》没完本,没得看也猜不透真实的结局,又能有什么办法?但若看完全本了,可能就不会再一遍遍的去读它了。
其实,不完美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如同一幅书法,如若像印刷品一般完美无缺,那也就没有欣赏品评的必要了。
明代的朱国桢生平所恨者也有五事:一恨鲋鱼多骨,二恨金橘多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不会作诗?其实不然,“世传曾子固不能诗,非不能也,不过稍逊于文耳。”不是不能做,就是不如散文写得好罢了。如此看来,其实人生不必有那么多恨事,很多时候可能是太过于执着了,因爱生恨,求全责备。不如淡然处之,方是养生之道。
人生就是遗憾,遗憾成全了人生,也成全了曹雪芹,成全了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