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铸就井陉“天路”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6个多亿的经济欠发达县,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井陉县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完全依靠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不畏困难、善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前14个月让井陉“天路”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条43.1公里“天路”的修通,盘活了沿线24个村落的旅游资源,更铸就了井陉“天路精神”,泽被后世受用无穷……
山中的井陉天路。
为了群众利益 迎难而上
于家石头村名声在外,因为路不好走,致使旅游开发一直止步不前;大梁江村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有人称之为河北的“乔家大院”,由于山路崎岖坎坷,许多游客望路止步;“老虎火”是南张井村作火的技艺,2008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因为种种原因,“老虎火”已经中断多年……它们全部处于全国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内,却因交通闭塞,一项项非遗文化只能长期“藏在深山无人识”,村民守着金山银山过着穷日子。
“2016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申报成功后,县委、县政府就决定迅速启动古村落片区旅游路建设。”井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范彦军告诉记者,然而,恰在这时,发生了“7·19”特大洪灾,井陉县遭受重创,灾后重建任务艰巨。而且,当时井陉县正处于经济下行、环保重压、转型阵痛期,财政十分紧张。
面对抉择,井陉县委、县政府果断确定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乡村为主体,依靠群众,发动集体力量,建设旅游环路,开发古村落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
修路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修就要高标准,一步到位、不留遗憾。”沿途乡村两级干部也纷纷表示:“就是天大的困难也要把路修通、修好!”
“对于修‘天路’,县里做了详细调查,修路决策完全从群众利益出发。而且,井陉县素来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好传统。再加上我们刚刚经历了‘7·19’抗洪救灾的历史考验,凝聚了‘打虎上山’的作风共识。”井陉县委主要领导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相信,在新时代,大家依然能够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把“天路”修好。
为了规划“天路” 奋发图强
建设“天路”是确定下来了,为了规划合理的线路,井陉县主要领导多次翻山越岭勘察地形,反复优化设计方案;乡村干部把办公桌搬到工地,白天一线指挥,晚上入户做群众工作,半夜回单位总结经验……
修建井陉“天路”期间,南障城镇党委副书记郝翠平负责元大线南障城--流砂硼段拓宽沿途群众工作,拆迁、占地事事关系工程进度,件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她分包的这段难度占了全线的80%。于是,郝翠平没有了节假日、上下班概念,白天、晚上就一件事--做群众工作。
每天天不亮,她就进村敲门,回单位已经是深更半夜,“磨破嘴,跑断腿”成为她一年多的工作常态。过度的劳累,太多的委屈,透支着这位“女汉子”的健康,使她患上了神经衰弱、支气管炎。
其实,郝翠平只是众多乡镇干部当时工作状态的缩影。于家乡乡长王雪前在查看施工过程中崴伤了脚,便穿着拖鞋,一瘸一拐出现在工地;在划定绿化带过程中,秀林镇干部杜彦生不慎掉入了一米多深的干水渠里,被同事拉上来后,他将裤腿撕成布条为受伤的右小腿做了简单包扎,忍着巨痛坚持完成了当天的勘测任务。第二天,他的整个小腿肿得有碗口粗,拄着棍又出现在了工地……
正是凭着全县各级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天路”工程如期上马。
“为了旅游路,俺们拼了。”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工程科科长程海平回忆道,从2018年3月15日进场到竣工,他们每天从早上六点多一直干到晚上七点多,20台挖掘机、8台铲车、7辆自卸车和3台压路机全部开足马力连轴转。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午饭都是在工地解决,石头当饭桌,没有水洗手,馒头拿到手里就是一个黑手印。施工半年多时间里,项目部几十人除了每周回家洗澡、换衣服,没有一个人请假、休假,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施工人员正在整修路牙。
为了筹措资金 改革创新
修路,说起来只有两个字,真修起来,却是千难、万难,而资金便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拦路虎”。
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井陉县创造性地提出“合作修路”模式。整个工程由县政府主导,沿线乡镇为分标段责任主体,各村为自村路段建设主体,乡、村负责打好路基、修通坯路,县政府负责铺设沥青。于是,乡镇、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筹资、筹劳修路基;县里一般性支出能压尽量压,把挤出的钱补贴路面铺油。“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成为井陉“天路”每名修建参与者的思想自觉、行为自觉。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建设。对于专家提出的“不打隧道不能铺筑”问题,井陉县委、县政府对上对下问计,对生态保护、沿线景点打造、旅游业态培育等做了通盘考虑,最终确定了“下挖山体、盘山而上”的思路,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满足了旅游体验,同时还消除了水毁隐患。
“盘山而上”,说易行难啊。尤其对于井陉“天路”来说,与其说是修路,不如说是在凿路。井陉县公路站站长王小平回忆说,修路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是克服的办法也多。
“天路”全程山高坡陡,18.5公里的新建段海拔落差500多米,个别点位坡度在17度以上,摊铺机无法进场,铺设沥青难度极大,施工人员就用铲车一车一车端,把压路机牵到高位一次一次轧,终于铺上了柏油路面。
据初步统计,井陉“天路”修建过程中,共挖运土石方118万立方米,最后却没有任何弃渣。因为他们通过就地取材,科学统筹,将这些土石方都填埋了矿坑,做了路基碎石层。
石家庄交通勘察设计院原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吕禄祯一直是井陉“天路”工程技术指导,最初“不打隧道不能铺筑”也是他提出来的。他说,按照最初设想的国家二级山区公路标准,修路的确需要打隧道,不过考虑到井陉县的实际困难和“天路”乡村旅游公路的实际功能性质,他们采取了折中办法,不打隧道先把路修起来,保证发展需要,将来有条件再逐步提升,这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同时,为了满足旅游需要,他们将最初计划的路宽8米,拓宽到了12米,在一些有条件的重要节点则拓宽到了16米,甚至更多。“目的就是为了给将来在路上建设驿站、公厕和观景台等服务设施预留足够空间。”
车辆行驶在山间。
为了凿通“天路” 人人参与
在井陉“天路”修建过程中,井陉县坚持党建引领,发挥集体力量,使全县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群策群力,提前14个月完成了道路建设。
大梁江村委会主任梁万廷,2015年花了20多万元在村口建起了集居住、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每年纯收入10多万元。在没有签订任何赔偿协议的情况下,他第一个主动拆掉了自己的“农家乐”。小梁江党支部书记梁世炜,无条件主动让出了自家仅有的被当作“眼珠子”的半亩多水浇地。
樊海忠在小龙窝村当了20多年村干部,让小龙窝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了修路,这名老党员严重透支了健康,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走完了65岁的历程。
干部的真诚付出,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井陉“天路”梁家村段是辅路,村干部提议,要修就一次性修到位。对此,党员和群众代表没有一个提反对意见,一致通过。开山凿路,占地、砍树……涉及11户,做群众工作,仅用了半天多时间,没有一个人摆难题。
高家坡村村民高富秀的母亲下葬不久就赶上修路,需要迁坟。他没有提任何要求,主动迁走了埋着自家5代12口人的8座坟。
2018年10月1日,全长43.1公里的井陉“天路”全线通车了。整个工程挖运土石118万余立方米,从决策上马到竣工通车,前后仅用了22个月的时间,比预计工期提前了14个月。而且,这项预估投资9.3亿元的大工程,实际投资仅仅2.1亿元。其中,县财政出资1.6亿元,乡、村自筹、群众捐款2000万元,企业主免费提供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群众出义务工等折价3000万元,没用上级一分钱。
“井陉自古就有‘迎难而上不畏难’的不屈斗志,几十年来,我们先后铸就了‘万众一心、战天斗地’的绵右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张河湾精神,‘团结、牺牲、担当、拼搏、吃苦、为民’的‘7·19’救灾重建精神,这些已经深深铭刻在每一名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
”井陉县委主要领导说,今后,井陉县将发扬井陉“天路精神”,大力弘扬苦干实干之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拿出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每一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徐金奇 崔虹 图/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