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升 井陉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建旅游环路
如今,在石家庄市西部山区,一条井陉“天路”成为了网红,自去年“十一”开通以来,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游客自驾来这里观光。它穿越绵延的山岭宛如飘动的玉带,将井陉县秀林镇、于家乡、天长镇、南障城镇的24个传统古村落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带三舍串九景”的宏大格局,成为一条民心路、致富路、幸福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天路”。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条全长43.1公里的国家山区二级公路标准的乡村公路,是在井陉县处于经济下行、环保重压、转型阵痛和“7·19”特大洪灾洗礼的特殊时期开工建设的,完全依靠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建成的。近日,记者沿着这条“天路”深入走访,去探寻当地干部群众自力更生修“天路”的动力所在。
期盼——
修路是山里人几辈子的梦想
5月14日,在井陉县张井沟村入口,60岁的张富贵老人正在看守着他的“宝贝”,在他身边,核桃、花椒、晒干的瓜片等土特产一一摆放整齐。“以前从我们这儿去县城要过几个坡头,得走将近2个小时,现在有了这条路,去县城只要20分钟。
”说起这条“天路”,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过去村和村之间就没有像样的路,即使有路那也是不到2米宽的小道,汽车通行异常困难。山上的花椒、柿饼等土特产只能眼看着烂掉,干着急没有办法。没有路,村民日子苦啊!
“这也是俺们的救命路啊!”正好回村的村民张三妮路过,“俺们就不敢生病,尤其是晚上,山道崎岖,去县医院很不方便。现在可好了,长年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去了,路来了,希望就来了。”
沿路走访,几乎记者遇到的每一个当地群众都有张富贵、张三妮一样的感慨。“以前从秀林下高速到于家村需要二三十分钟,都是五六米宽的穿村小路,过不了大巴车。从天长镇过来到于家村也是这么窄的路,都特难走。而且从于家村再往里走,就只有两三米宽的乡间小路了,过不了车,几乎成了死角。
”于家乡党委书记赵峰告诉记者,于家石头村旅游开发搞了这么多年,一直止步不前,主要是因为路不好走,游客来不了。“修路是我们几任干部一直想干的事。不修路,发展就没出路。”
“天路”沿线虽是井陉县贫困人口集聚区,但也是“金山银山”的聚集地。2016年,全国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落户井陉县,涉及于家乡、南障城镇、秀林镇、天长镇4个乡镇。由于地处深山区,长期的交通闭塞,一项项非遗文化只能“藏在深山无人识”,好山好水好景色没能给村民换来好收益,村民守着金山银山过着穷日子。
决策——
为了群众利益勇于担当
“我们县较好地保存了这些古村落的古朴风貌,石屋、庙宇、戏楼等建筑成为太行山区传统村落建筑的杰作和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修建旅游路,开发古村落片区,是县委、县政府经济转型、旅游攻坚的战略决策。”井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范彦军回忆说,2016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申报成功后,井陉县委、县政府就决定迅速启动古村落片区旅游路建设。
恰恰在这时,发生了“7·19”特大洪灾,井陉县受灾严重,大量道路被冲毁,一度交通中断,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对井陉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说实话,我们县正处于经济下行、环保重压、转型阵痛期,这几年财政一直十分紧张。原本很多人主张申请立项争取国家资金来修路,结果洪灾后群众要求修路的呼声更高了,修路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范彦军说。
是被动应付,还是往前发展?面对转型升级、脱贫攻坚、“7·19”灾后重建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井陉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酝酿、多方论证,果断抉择,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乡村为主体,依靠群众,发动集体力量,建设旅游环路,开发古村落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一场“天路”攻坚战正式打响。
没有资金自己筹,没有工人自己上,缺少设备自己找,不会技术干中学。为了规划合理的线路,县主要领导先后5次翻山越岭勘察地形,反复优化设计方案。乡村干部把办公桌搬到工地,白天一线指挥,晚上入户做群众工作,半夜回单位总结经验……
正是凭着全县各级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天路”工程如期上马、顺利推进,道路宽度从规划时的8米加宽到12米,标准从乡村道路提高到国家山区二级路标准。
创新——
以改革思维破解发展难题
“有没有可能沿着山梁上放羊人走的羊肠小道规划一条新路线?”大梁江村党支部书记梁瑞锁回忆说,在村里座谈时,井陉县主要领导听说从大梁江到于家村以前在山梁上有放羊人走的羊肠小道,马上跟交通运输局技术人员提出这个设想。“说干就干!我记得那天我们在山上整整徒步走了4个多小时,才走到了于家村。”他告诉记者,为了寻找新的路线,后来井陉县领导和交通运输局的技术人员又实地考察过多次。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修路过程中,井陉县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破解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针对专家提出的“不打隧道不能铺筑”问题,井陉县委、县政府对上对下问计,对生态保护、沿线景点打造、旅游业态培育等均做了通盘考虑,最终确定了“下挖山体、盘山而上”的思路,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满足了旅游体验,同时还消除了水毁隐患。
针对资金短缺、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合作修路”模式。整个工程由县政府主导,沿线乡镇为分标段责任主体,各村为自村路段建设主体,乡、村负责打好路基、修通坯路,县政府负责铺设沥青。这一方面改变了过去政府为主体、承建商和工程队预算造价虚高的情况,节约资金,少花钱办了大事;另一方面调动了群众积极性,沿线群众不计损失主动配合占地、迁坟、移树等工作,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条全长43.1公里的“天路”,共改渠2710米、架桥3座、迁坟141座、移植树木16.6万余棵、挖运土石118万余立方米,从决策上马到竣工通车,前后仅用了22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井陉速度”!预计9.3亿元的工程造价,实际仅花了2.1亿元,其中县财政补贴1.6亿元,乡村自筹和群众捐款2000余万元,企业主免费提供机械车辆、群众出义务工等折价3000余万元。
井陉“天路”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传统村落片区核心区与石太高速、省道平涉线无缝隙对接,全线车程由过去的4个小时缩短为40分钟! 2018年“十一”一经开通,当地巨大的旅游潜力得以彻底激活、释放,彰显出强劲的经济张力。
沿线农家乐由过去的十多家一下子猛增至近百家。大梁江村今年首届民间艺术节七天接待量突破十万人次,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总和;南张井中断多年的国家级非遗“老虎火”重新“绽放”,单日接待游客近3万人……“天路”正在成为带给当地群众好光景的致富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