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无意义 老骥伏枥弥坚强 新木蔓发春可望
“我想着青藏铁路,党中央想着我”“这不仅是我30多年来为数不多的一次休假,更是与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顶尖院士专家难得的交流机会”……专家们来到北戴河,凭海临风,极目远眺,心中无限感慨。8月3日至8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2位专家来到北戴河进行暑期休假。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d9/3d9326e4f54174bc9bdd89607c03be47.jpg)
自200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邀请18批共计10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休假活动。本次受邀休假专家都是各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专业涵盖载人航天、青藏铁路、高分卫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农业技术等,与核心技术相关、与民生福祉相连。(人民日报 8月9日)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d0/7d00b84d95336582126504f7baf0b745.jpg)
海浪击打礁石,碰撞思想火花。北戴河的辽阔,激发出休假专家更昂扬的激情、更活跃的思想。“家国情怀需要用热血挥就、靠奋斗书写”“尽快攻克‘卡脖子’的核心技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信此行归去,各位专家必会斗志昂扬,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继续攻坚克难、不断钻研,为民生福祉、国家关键技术不断砥砺向前,再创新辉煌。
![](https://pic.bilezu.com/upload/5/62/56223ee71f0e16c4b1031a79c18a1a6f.jpg)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句中对于“年老”的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其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专家们身上凝固着流失的时间、记录着行进的历程,沉淀下宝贵的经验,正是他们胼手砥足的不断研究,推动了“中国制造”这艘巨轮不断向前航行。虽然他们大多都是满头华发,内心依旧热情迸发。身体退休了但精神不能退休,容颜老去但斗志不能老去,中国梦前进的道路上仍大有可为。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8a/08aefe3761abb4d105410ba32e8cd3be.jpg)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原本是司马迁用来形容李广将军的评价。其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专家们知识水平过硬、经验丰富、威望极高,在发挥余热的同时,更应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优良的传统、顽强的品格、宝贵的经验、奋斗的精神传递给年轻科技工作者,为培养科学技术接班人而继续努力。
冯梦龙57岁补为贡生,61岁才担任福建寿宁知县,仍然不遗余力,致力于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他身处暮年,却不因年长而废事,用实干将自己夕阳西下的最后一抹光辉留在了史册之上。封建时期的旧文人尚能如此,新时代的专家学者更不会甘于其后。愿你们不仅胸怀崇高的情怀,仍然保持奋斗的姿态,不断努力继往开来,未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将铭刻上属于你们的精彩。(景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