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的下一句 老骥伏枥 矢志攻坚

2019-1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有人问我带领群众脱贫的秘诀是啥,我说没有别的,就是脚踏实地地干.    □本报记者归欣    6月22日,烈日当头.虽然"三夏"大忙已结束,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的一处农田里,还是一派繁忙景象."这是我们新建的3座食用菌大棚,月底就能投入使用了."6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说.老骥伏枥的下一句 老骥伏枥 矢志攻坚    建食用菌大棚,是村"两委"向全体村民承诺的"2019年十件实事"之一,李士强格外上心;而每年要干&quo

    有人问我带领群众脱贫的秘诀是啥,我说没有别的,就是脚踏实地地干。

    □本报记者归欣

    6月22日,烈日当头。虽然“三夏”大忙已结束,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的一处农田里,还是一派繁忙景象。“这是我们新建的3座食用菌大棚,月底就能投入使用了。”6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说。

老骥伏枥的下一句 老骥伏枥 矢志攻坚

    建食用菌大棚,是村“两委”向全体村民承诺的“2019年十件实事”之一,李士强格外上心;而每年要干“十件实事”,则是他7年前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时定下的“规矩”。

    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李士强,16岁就走向社会,种过地、搬过砖,拉过板车、淘过粪,还在乡镇企业干过多年业务员。1996年,李士强率领创业团队,成立了河南亿星商业副食公司,经过十年打拼,跻身全国商业批发企业500强。作为全省优秀企业家代表之一,他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老骥伏枥的下一句 老骥伏枥 矢志攻坚

    但无论身在何处,李士强始终牵挂的有两样:脚下的泥土地、老家的众乡亲。2011年的一次探亲中,李士强被群众渴望脱贫的目光刺痛;当年12月,他当选李寨村党支部书记,站在了向贫困宣战的第一线。

    当年的李寨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3096口人,只有2900多亩耕地;718户里,倒有125户贫困户;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2700元,不少人在温饱线上徘徊。

老骥伏枥的下一句 老骥伏枥 矢志攻坚

    “后来有人问我带领群众脱贫的秘诀是啥,我说没有别的,就是脚踏实地地干。”李士强说。上任伊始,他就把自己企业的事放在了脑后,带着村干部田间地头摸家底、老乡炕头找穷根。通过1270份第一手资料,村“两委”确定了“产业扶贫、到户增收、整村推进、一对一帮扶”的精准脱贫思路。

    2013年开始,李寨村组建农业发展公司,全村所有土地实现集中流转,成立苗圃、果园、有机蔬菜等7个专业合作社,既能保障农户每年每亩1000元土地流转收益,同时创造出960个就业岗位。

“不仅每年有4个月以上的务工收入,还可以拿到分红。”村民李海昌告诉记者。再加上有机西瓜、板栗、红薯等特色农产品的提质增效,2017年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1435元,提前实现整村脱贫。

    在“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之后,李寨村的集体经济也一步步壮大。村委会主任李鹏辉介绍,目前村里的服装加工厂、电商销售平台等集体经济企业运转良好,不仅使群众就业增收机会增多,而且医疗、养老、教育等都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2017年,李寨村投入565万元建设村敬老院,46位孤寡老人实现集中供养、晚年无忧。

    基础设施落后曾是制约李寨村的最大短板。说起以前的境况,村民王峰用了一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喝的水污染,烧的柴熏天。”如今,这些都成了回忆。

    7年来,李士强带领村“两委”坚持每年推进一批“十件实事”,筹集资金5600多万元用到一个个惠民工程上,落到群众的心坎上。修公路、架路灯、打深井、建桥涵;实施引沙河水入村工程,近3000亩耕地实现电气化浇灌;设立健身休闲娱乐活动中心,新建了学校、敬老院……如今的李寨村,成了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基本示范村。

    下一步的李寨村咋发展?李士强成竹在胸。“虽然贫困帽摘掉了,但离‘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还有差距。”他说,目前总投资3.6亿元的美丽乡村计划已经启动,争取到2020年,实现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村民养老、医疗、就业、居住、教育等全保障,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