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浦康平书籍设计赏析 书籍设计大师故事——杉浦康平
余白中充满了气的流动,是天地万物中潜藏的一种动力。 ——杉浦康平
他几十年来,几乎只穿同一款式的衣服,不熟悉他的人以为他“吝啬”,熟悉他的人则知道他有自己独特的穿着品位。他看天居然能虚眯着瞧出十来个月亮,书写的文字却精致、密集、工整,小于平常人视力以内能看清的4到5倍。这些故事,被当作了传奇。
他是亚洲图像研究学者第一人,日本平面设计的顶尖人物——杉浦康平
House Of Cards糖果色的创意书籍设计
杉浦康平, 日本平面设计界顶尖人物,书籍设计家、教育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授,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是国际设计界公认的信息设计的建筑师。
1932年出生于东京,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科毕业。他从年轻时就开始弱视,两眼视力0.1以下,还带有乱视和钝视,但视力的缺陷并没有阻止他的设计之路。
杉浦康平认为建筑设计对设计师有太多的限制,而杂志和书籍的设计,则能让设计师更自由地把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融合进去。因此在1970年,杉浦康平开始书籍装帧设计,以视觉传达论、曼荼罗为中心展开亚洲图像、知觉论和音乐论的研究。
1979年,杉浦康平月历展获日本全国性最高奖励总理大臣奖,1982年获得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这个带有理想主义名字的奖项是平面设计界最权威的殊荣。
1998年杉浦康平被授予日本国家紫绶带勋章,之后先后在在日本、韩国举办“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半个世纪”展览,2006年《亚洲之书·文字·设计》、《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半个世纪》中文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杉浦康平曾策划多个介绍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会和相关书籍的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将意识领域的世界形象化,对新一代创作者影响甚大。
有关邮票历史类特色书籍设计作品欣赏
杉浦康平设计中带有建筑设计的底蕴,强调了平面设计的立体性,在制作过程中也强调了立体整合性。他认为“一本书不是停滞某一凝固时间的静止生命,而应该是构造和指引周围环境有生气的元素。”
如杉浦康平有一本历时13年制作完成的书籍制作《立体看星星》,尽管这本书拿到手中并不起眼,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大师将浩瀚的繁星实现了平面印刷后,可以再现现实星象的立体图像。书里面配有一副有色眼镜,左面是红色,右面是蓝色,戴上眼镜看这本书就会看见奇特的立体效果,每一个星座都历历在目。
杉浦康平他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从亚洲角度出发,在全球化语境之中利用自我的独特视角,对西方文化进行反思和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
意识无踪无迹、不可捉摸,在设计师眼中,意识是最难以形象化表达的设计因素。但杉浦康平却总能找到最为简练的方式把书籍内在的意识细致妥帖地表达出来,而这种用简练的设计语言表达复杂意识的设计手法,在西方解构主义手法也常被用及。
杉浦康平设计的 《记号的森林传说歌》是为日本著名诗人吉本隆明设计的诗集,他将地理山脉和人工绘制的地图以及科学严谨的工程符号进行并置,是对吉本隆明诗集内容理解之上的意识的解构和重组设计,使我们在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诗人浪漫的旅野情怀和对现实清明的认知意识扑面而来。这正是准确运用设计语言给予书籍的形象性的展现效果。
杉浦康平将书脊称为“齐集的印象小剧场”,就是对于我们通常忽略的书籍侧面的关注。当书籍杂志有了一定的厚度,书脊的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将他设计一年的杂志排列在书架上,书脊会形成一个图案,如色谱的变换或是图形的重复变化。杉浦康平设计的主要特点,归纳起来主要就是 “在亚洲视觉的自醒中对设计语言形象性的充分表达”。
著名的《全宇宙》书籍高端设计,他别出心裁地把书的切口做了特别的设计:左翻切口处便 呈现出浩瀚的宇宙星云,右翻又呈现无垠的银河系。
杉浦康平认为电脑是人戴的帽子,帽子过大,遮盖住五官的话就不合适了,所以他对电脑技术的理解是带有充分的亚洲传统视觉的。他将电脑中的与和东方的阴与阳联系起来,认为阴阳之间相互吸纳、相互包容、相互需要。
对于这一书籍设计特色的理解实践是杉浦康平设计的系列杂志《银花》。《银花》是以展现和介绍日本传统文化以及亚洲民间艺术、工艺等为宗旨的杂志。杉浦先生认为杂志的 “杂”字表示聚 集、混杂,可以理解为一种混沌、随意的力量。同时他在对杂色的理解中体会出 “曼佗罗”的意义。从纷杂的物质语素中最终形成最为实质明亮的世界,这也正是他的 《银花》封面专业设计创作灵感的来源。
杉浦康平的设计中还呈现出诸多中国传统的文化,例如《传真言院两界曼荼罗》,这套书是以一对曼荼罗展示为设计主题,两界曼陀罗代表了佛教 “合二为一”的理念。为了表达这种理念,杉浦先生在设计中使用了种种可以配对的元素。
比如金、银两色的两个盒子的运用,“胎藏界曼荼罗”使用象征太阳光的金色盒子,表示万物开始,“金刚界曼茶罗”则是用象征月光的银色盒子,表示万物终极,并且这种经文装的装帧形式也是由中国所创造。随手翻来会产生一种在曼荼罗内部朝圣、漫游的感觉。这种折法和样式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同时比较两个以上的图案,并可以延伸和分析图像,令人惊叹和折服这其中蕴涵的智能。
另外,杉浦先生的其他设计中还有一些中国元素的渗入。比如汉字的运用、水墨的融入等等。
杉浦先生在设计中对中国的汉字尤为热衷,他对于汉字的造型原理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汉字已经成为其字体设计语言的一个主要元素。他认为字母和汉字相比较,英文字母具有均一化和分离的特点,而汉字却有喧闹不整齐的感觉,似乎能探寻声音的存在。复合化和融合也是汉字的又一大特点。基于这些特性,杉浦康平将其利用到书籍设计之中,把单调的文字排列组合变成了具有听感的绘画文字,在一种杂乱声中体现出相对的秩序感。
杉浦康平的工作室称为 “PlusEyes”,也就是“复眼”的意思。他以虫类的复眼为拟意,表达自己观察万物的态度,不断强化自我设计中超越人类已经习惯的视觉和思维的窠臼的思维行为。
在他的努力下,在书籍设计领域,亚洲几个主要国的设计师产生了自我文化圈的互动和连贯,而且各有不同风格的表现。他的成功就在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同时,又将自身文化范围扩大并对西方高端设计艺术进行独立的反思。本土化、扩大的民族性、异域文化的反思,这三点也正是当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走出西方成熟先进的设计理论的思维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