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德学校闹鬼照片视频】贵阳达德学校(图)
就在贵阳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大十字旁坐落着一组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群,这一组建筑群就是忠烈宫与达德学校旧址。忠烈宫又名忠烈庙,始建于元代,是为祭奠唐代忠臣南霁云而建,起初名为南霁云祠,由于南霁云脸黑,故又俗称黑神庙。
之后,在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时重修,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赐额“忠烈”并更名为“忠烈宫”,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修。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暴雨连绵数日,致使忠烈宫正殿的中梁毁损,同年复建。乾隆十四年(1749年)及三十八年(1773年)又重修,道光十八年(1838年)时扩建,光绪十八年(1892年)再次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革新派人士黄干夫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借用忠烈宫的部分房屋创办了一所施行近代教育的新式学校,起初名为算学馆,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更名为民立小学堂,第二年又更名为达德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达德学校,并在这之后不断扩大规模,到抗日战争初期达到鼎盛,那时学校设有幼稚班、男小部、女小部、男中部、女中部和刺绣科。解放后,达德学校中学部与正谊、南明两所中学合并为省立贵阳第二中学,并迁往新址,1964年又改为贵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现在的师大附中);达德学校小学部改名为科学路小学,留在原址,1977年科学路小学恢复“达德学校”的名称。
忠烈宫建筑群保存至今的主要有忠烈宫正殿和达德学校旧址,均是木制房屋,其屋檐下、屋脊上都有各种雕刻装饰。当年用于供奉南霁云的忠烈宫正殿,在解放后曾一度作为南明区政府礼堂,2003年被改建为达德戏馆。
在正殿后面的达德学校旧址是一所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原本是忠烈宫的第二进院子,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时被达德学校借用作校舍。其中的大殿就是当时学校的礼堂,现在已设为达德校史展览馆,就在这座礼堂走廊的两侧石壁上刻有清代管理忠烈宫房屋的组织“盔袍会”某次购置黑羊井街铺房的开支账目。
民国四年(1915年)5月7日,日本为强迫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而发出了最后通牒,达德学校师生闻讯后,就在礼堂的左侧立了“勿忘五月七日”的石碑,警示师生不忘国耻,这一石碑至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
礼堂右侧的北厢房现在是“谢孝思、刘叔华先生书画陈列馆”,在北厢房的西侧还放置着20世纪90年代在院中发掘出的两只石狮子。南厢房则被租用作茶馆。与礼堂相对的西楼是达德学校旧址管理部门的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