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韩熙商社】国宝《韩熙载夜宴图》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
国宝《韩熙载夜宴图》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
新中国建立之初,有一件国宝级的稀世珍品,就书写了一个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书写这个传奇的国宝叫《韩熙载夜宴图》,这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名臣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画中的主要人物是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他出身北方豪族,因为避难来到南唐。
由于韩熙载是北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后主李煜刚即位时,因猜忌心很重,鸩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眼见国事日非,为逃避后主李煜的猜疑,遂故意终日纵情声色,与宾客作长夜之饮。
李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便派待诏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画中的其他人物也大多真有其人,如状元郎粲、和尚德明等,都是韩常的常客。
画卷里,韩熙载虽放浪形骸,但始终双眉紧锁,难掩忧心忡忡。桌案都比较低矮,这正是由席地而坐向垂足高坐的过渡时期,琵琶箫鼓、秀墩床榻,室内的陈设器物无不体现了当年的时代特点。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画名就叫《韩熙载夜宴图》。
这幅千年以来,一直珍藏于历代帝王宫庭里的珍品,却在公元1945年以后,发生了先从皇宫中轶散,而后从民间复得的传奇故事。
1945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古玩商云集的北京琉璃厂,一切寂静如常。一个中年男子快步走到一家名为《玉池山房》的古玩店前,轻轻地叩了叩门,门“吱”的一声打开了,中年男子闪身进入屋内。
《玉池山房》的老板马霁川将男子引入内室,从紫檀木大立柜中取出一个用锦缎包裹的包袱,并小心翼翼地打开三层锦缎,一幅异常宽大的画卷缓缓展开,中年男子走上前,盯着它看了几眼,便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又弯下腰,细细地揣摩了一阵子。当中年男子抬起头来的时候,满脸欣喜若狂的表情。
马霁川是京城有名的古玩老行家,他给这幅画卷开出了一个天价—黄金五百两。什么画这么值钱?原来,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图》。
1945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宣布伪满洲国小朝廷转移,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匆匆出逃,看守伪皇宫专门藏宝的小白楼的士兵一拥而上,将溥仪来不及带走的大量古代珍玩,全部争抢一空。
由于守楼士兵多无文化,于是在争抢时,都先抢金玉,再抢字画,古籍善本则肆意践踏,毁之无数。争夺中,很多流传千年的名作被一分数段,或被撕成碎片。如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的《三马图》,就被扯为三截。《韩熙载夜宴图》也在这场战乱中散落到长春街头。
在社会大动乱时期,文物的身价陡降,在长春当地,这些千年真迹甚至是以麻袋论价的。一些识货的人就把这些字画古玩带到关内,只要一进入北京琉璃厂,这些文物的价位就成千上万倍的飙升。
当时,这些轶散的国宝被古玩界称为“东北货”。有很多人因贩卖“东北货”而大其财,《韩熙载夜宴图》几经辗转,终于到了马霁川手中,他敢叫价黄金五百两,也是基于此行情。
次日,中年男子如约带着五百两黄金来到《玉池山房》。《韩熙载夜宴图》又有了一位新主人,他就是被徐悲鸿称为“人间散仙”的张大千。
1949年,张大千离开大陆。寓居香港。由于花费巨大,再加上少有进帐,张大千经济比较拮据,除了自己加紧作画做些补贴外,出售藏品,成为他不得已的痛苦选择。
其时,不少国外文物机构,文物贩子,香港本土大古董商,往返于香港和境外之间,携巨款购画,伺机哄抬价格。
有鉴于此,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部署,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负责,成立了《香港秘密收购小组》。并决定以文化部的名义,正式申请从国家总预备费中拨出专款,专门用于收购流散在香港的文物。随即,一个由香港大收藏家徐伯郊为组长的三人收购小组成立。
1952年夏,张大千决定移居阿根廷,为了筹措费用,他决定出售“大风堂”的镇堂之宝--《韩熙载夜宴图》以及南唐董源的《潇湘图》和元代方从义的《武夷山放棹图》。
徐伯郊与张大千为终生莫逆之交,得到这个信息后,立刻找到张大千,并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经过一番商讨,徐伯郊以两万美元的价格,从张大千手中买下了包括《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以及张大千收集的一些敦煌卷帖、其他宋代画册等。
就是以当时的行情来看,这个价格也可以说是“半卖半送”。若以今日的行情来看,那就是不收钱,无偿捐献给国家了。
随后,郑振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赶赴香港,以两万美元再从徐伯郊手中购回这几件国宝。辗转多年,《韩熙载夜宴图》终于失而复得,又回到了它的老家—故宫。《韩熙载夜宴图》就这样书写了它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