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饮食】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安图石门镇茶条村

2019-1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央广网安图9月7日消息(记者刘源源)初秋时节,记者来到"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石门镇茶条村,感受当地浓郁的朝鲜族风情.图为记者刘源源采访茶条村党支部书记朴贞顺.(央广网记者 闫兆堂 摄)[中国少数民族饮食]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安图石门镇茶条村走进石门镇茶条村,朝鲜族风情扑面而来.白墙黛瓦的朝鲜族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古色古香的酱园里摆满了传统的朝鲜族酱缸.风车.凉亭点缀期间,民居的外墙上,是一幅幅朝鲜族传统民俗的彩绘.小村

央广网安图9月7日消息(记者刘源源)初秋时节,记者来到“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石门镇茶条村,感受当地浓郁的朝鲜族风情。

图为记者刘源源采访茶条村党支部书记朴贞顺。(央广网记者 闫兆堂 摄)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安图石门镇茶条村

走进石门镇茶条村,朝鲜族风情扑面而来。白墙黛瓦的朝鲜族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古色古香的酱园里摆满了传统的朝鲜族酱缸。风车、凉亭点缀期间,民居的外墙上,是一幅幅朝鲜族传统民俗的彩绘。小村子里道路不宽,路边的鲜花在微风中绽放,娇艳欲滴色彩缤纷。家家户户都有个小小的院落,种满了应季的蔬菜。院子旁边是汩汩流淌的水渠,在阳光下清澈见底。小小的村庄一尘不染。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安图石门镇茶条村

朝鲜族饮食离不开大酱。浓郁的酱料让传统的朝鲜族菜肴活色生香。石门镇茶条村党支部书记朴贞顺说:传统的制酱工艺是茶条村致富的金钥匙。多年来,她和农民们制作朝鲜族特色大酱,并把它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大酱卖到了城里,家家户户都得益于此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安图石门镇茶条村

图为白墙黛瓦的朝鲜族民居。(央广网记者 刘源源 摄)

茶条村出产的大米,在唐朝古渤海国时就享有盛名誉全国也远近闻。石门镇古称卢城,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大白之菟,……栅城之鼓,抚余之鹿,……卢城之稻”。卢城稻米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被誉为稻米中的极品,是古渤海国向唐朝的纳贡之米。

驻村第一书记闫兆堂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多地建起了100公顷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目前,他们生产的蟹田稻很受市场欢迎。

稻田里蟹鱼苗觅食吃掉1-2厘米深土壤中的新生草籽、草芽,以及水里的害虫。蟹鱼苗还能松土排便,增加土壤的养分,使水稻的养份更高,而且口感香甜柔韧,蟹、鱼、有机稻米三丰收。目前,这里的大米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同时销售,已经远销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多地,比如广州、上海都有他们的产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小茶条村着悠久的历史。村子北面六公里就是距今2万6千年的古“安图人”遗址。村子东侧五公里,则是著名的唐渤海国古城——五虎山城,至今城墙犹在,形制清晰;紧靠着302国道的石门山处,还有清末戍边将军吴禄贞亲笔手书的“石门山碑”等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