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是真的吗】三国中的阿斗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诸葛亮对人称赞刘禅,听到称赞的人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在其遗诏中有这么一句话:“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说,连诸葛亮都称赞刘禅“智量甚大”,比想象中聪明,我还有啥担忧的?欣慰,欣慰。
诸葛亮不是喜欢阿谀奉承之人,刘备则以识人著称,《三国志》陈寿犯不着弄虚作假编这么一出,所以,在最亲近的、了解他的人眼中,阿斗绝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无能。
不仅如此,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各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我们提到刘禅的皇帝生涯,往往会说他不过是命好碰上诸葛亮,但其实诸葛亮只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就凭一个昏庸白痴的阿斗能执政这么久?所以阿斗在当时还是有比常人的过人之处的吧。
现在我们说说阿斗被人称作笑柄的“乐不思蜀”,这要说到当时曹魏兵围成都时,刘禅(阿斗)不战而降、苟且偷安,降魏后,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群臣时,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的音乐,以观察阿斗的反应。属国的旧臣无不表现出悲憾之容,只有阿斗当时一人不悲反笑,开心的不得了。
司马昭当时就跟人说,一个人怎么可以没心没肺到这种地步!后来司马昭去问阿斗,你还想念蜀国吗?阿斗马上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乐不思蜀”从此诞生。而“乐不思蜀”一个成语让阿斗彻底的被定格为一个没皮没脸的窝囊废。
个人认为阿斗当时在被俘后权衡双方实力,心里其实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不但伤亡巨大,而且很有可能招到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在仔细思虑后,阿斗决定开门投降,之后被俘。那么当时真的是阿斗胆小吗?他当时蛮可以鼓动士兵,百姓为自己卖命,可仍选择投降,自己虽背负了一个卖国的骂名,但保全了百姓的性命财产。
被俘之后,阿斗自家生命掌握在人家的手里,所以,他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才能瞒天过海,保住自己的性命。
而装傻装的好也是要靠才华的,在阿斗表面的懦弱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必须在当时让司马昭觉得他懦弱无能,不足为虑,而“此间乐,不思蜀也”正是阿斗所释放的以个烟雾弹,成功的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堪称上上之策。在这个问题上,阿斗实在是一个大智若愚的智者。毕竟活着才可以有希望嘛。
所以扶不起的阿斗并非没有能力,而“扶不起的阿斗”也是后人对其某件事件上的一种评价而已,并非对阿斗的全部否决。历史可以用来不断的借鉴,但历史是无法篡改的,因为历史是真是存在的,所以说阿斗还是个有能力的人,不能以阿斗的一切荒诞否定其,因为这是没有价值的。
大家对刘禅(阿斗)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