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重铸天庭 日本剧团演绎“怪味”《西游记》

2019-07-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西游记>,国内文艺作品已有无数"打开"的方式.因此,8月25日晚,当日本流山儿事务所的舞台剧<西游记>在成都理工大学实验剧场开演前,不少观众心存疑惑:这个超级IP,还能玩出什么花样?105分钟的演出,无论有所感悟,还是觉得"没看懂",很多观众都表示这部剧提供了一种解读.演绎<西游记>的全新视角.而在将其引进中国的重要推手.著名戏剧制作人袁鸿看来,包括<西游记>在内的中国传统经典,仍是当今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关于《西游记》,国内文艺作品已有无数“打开”的方式。因此,8月25日晚,当日本流山儿事务所的舞台剧《西游记》在成都理工大学实验剧场开演前,不少观众心存疑惑:这个超级IP,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105分钟的演出,无论有所感悟,还是觉得“没看懂”,很多观众都表示这部剧提供了一种解读、演绎《西游记》的全新视角。而在将其引进中国的重要推手、著名戏剧制作人袁鸿看来,包括《西游记》在内的中国传统经典,仍是当今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需要今天的艺术家在“吃透”的基础上再求继承创新。

西游之重铸天庭 日本剧团演绎“怪味”《西游记》

不断“重复”打造一部当代作品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流山儿事务所《西游记》的特点,不少观众可能会选择“重复”或者“循环”。

该剧并未讲述一个线性发展的故事,而是挑选出“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和“火焰山”,一遍又一遍重复杀妖、借扇等情节,并掺入细微的变化和幽默的桥段。借助灯光、音乐等严密配合,演出始终充斥着密度极高的对话和动作,而“三打白骨精”前悟空的成长经历,“火焰山”后西行取经的路途,均以极快的速度一带而过。

西游之重铸天庭 日本剧团演绎“怪味”《西游记》

整场演出,因而充满“无厘头”气质。其中有几分钟时间,台上来了几位成都学生,依次上场表演街舞、川剧变脸、传统武术等。“《西游记》在不同地方演出时,会加入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内容,比如在北京演出时就有评书艺人上场。”袁鸿透露。而这也让一些观众感到难以“消化”,演出过程中不时有人低语“看不懂”。

不过,在演出结束后半个小时的交流环节中,仍有不少人向主创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有人觉得师徒4人的目标“天竺”如同每个人的归宿,因为终点相同而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反而是过程中的各种重复与纠结才成就了不同的个体;有人在这种重复中,看到了佛教强调的“因果”“轮回”等观念,认为这反映了自我身份认知的困惑……

对于这些看法,“惜字如金”的该剧编剧、导演田野天街不置可否。不过他承认,选择“三打白骨精”和“火焰山”等作为故事底本,正是看中其中存在的“重复”特色,这与自己的情节设计不谋而合。“《西游记》是一部代表了中国的经典,也有无数相关的作品。我们想回到原作,把它自由自在地改编成贴近大家生活的戏剧。”

超级IP《西游记》仍有改编空间

毫无疑问,《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艺术史上最大的IP之一:中国乃至亚洲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国产动画电影巅峰之作《大闹天宫》,六小龄童主演电视剧《西游记》,周星驰主演电影《大话西游》,网络文学作品《悟空传》,以及颠覆观众心目中传统悟空形象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经典文艺作品不胜枚举。

《西游记》在日本也受到很多人追捧。江户时代,《西游记》被翻译、介绍到日本,著名浮世绘艺术家葛饰北斋等为之绘制大量精美插图。手冢治虫的《我的孙悟空》、鸟山明的《龙珠》、峰仓和也的《最游记》等漫画,利用《西游记》人物和情节进行“再创作”,成为独立于原著的作品。日本的《西游记》电视剧最早拍摄于1978年,还形成一些不断延续的传统,例如唐僧均由女性扮演,而沙僧则被塑造为日本本土的妖怪形象“河童”。

流山儿事务所的《西游记》,则是日本艺术家改编《西游记》的最新成果之一。“《西游记》文艺作品,国内主要是电影、戏曲和儿童剧,而且大量儿童剧质量不敢恭维。”袁鸿表示,舞台剧《西游记》就像川菜中的“怪味”或者“火锅”,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国内观众也可以借此机会看到,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短短105分钟,就把《西游记》这个大部头说清楚了,而且还非常诙谐幽默。”袁鸿说,演员固然重要,然而谁能超越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流山儿事务所只选取《西游记》中几个故事,就衍生出很多可能,成就了一部非常现代的作品。“如果从原著中的其他人物入手,甚至打破原有故事和结构,还会有很大的改编和再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