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小古文拼音板】大禹治水化堵为疏的文明启迪
大禹治水的经典故事广为流传。位于蚌埠西郊涂山南麓的禹会村遗址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是淮河流域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年代为距今4300-4000年,正是古籍所载大禹治水的年代。《竹书记年》、《尚书》、《左传》、《史记》等多种古籍都记载遗址所在地与大禹治水、娶涂山氏女、生子启、会诸侯有关。
大禹治水的事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于我们今天“五水共治”有着诸多的启示。
勇于担当的精神
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文明,滋润万物,使人类尽享水之利;水又常常威胁着人类,连绵不断的水患,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地球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祖先远古时期被特大洪水侵袭的神话传说。伴随着洪灾水患,古老的文明有的消逝在滔滔洪水之中,有的迁徙到异域他乡。
中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华民族与洪涝、干旱作斗争而不断前进的历史。有关古籍记述表明,我国尧、舜、禹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洪水肆虐,滔天巨浪包围了山岭,淹没了高岗,造成“五谷不登,禽兽逼人”,百姓无处安身,“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生活困苦不堪。
大禹受命于危难之中,不因父亲鲧治水不力被诛而推卸责任,怀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抱负,毅然担负起治水安民的重任。
在长达13年的治水过程中,他克服千难万险,最终成功治服洪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许多古老民族都说远古曾有一次洪水,是不可抵抗的大天灾。独在黄炎族神话里说是洪水被禹治得‘地平天成’了。”大禹治水体现的敢于担当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个宝贵源泉。
科学务实的方法
大禹的父亲鲧沿用先人共工氏“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方法,想通过单纯的防御抵抗洪水,但由于洪水的巨大冲击力,堤坝屡被冲毁。9年过去了,在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之后,洪水依然肆虐。大禹认真总结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经过亲身的考察,深入的思索,在治水方法上,由堵截为主变为疏导为主,更尊重客观规律,更尊重科学技术。
他“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以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补以人力,“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陂障九泽,丰殖九薮,泪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各地不利排涝防旱的地貌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千方百计疏导洪水,使之归泽入海。
大禹摒弃“堕高堙庳”即崩毁高坡、填平低谷的技术,代之以从低处取土石增高山坡的新法,使高处更高,低处更低,以疏浚水道,又在沼泽地筑堤贮水,聚成湖泊繁殖百物,终于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
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化水害为水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业。
这种顺应自然规律治水的方法,被孟子一再称颂,认为“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即大禹能按水的运行规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又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即大禹按照水之本性治水,不以邻为壑,而是以四海为水的最后归宿,故而能成其功。
《吕氏春秋》又进一步提升为“贵因”,即重视事物的原因、本性,顺从事物固有的规律行事:“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
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大禹在治水的同时还注重发展生产,他长期观测天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和春夏秋冬的更替,制定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夏历,使人们耕种不违农时。大禹还提出“钟水丰物”的方法指导人们恢复生产,把洪水积聚起来留待天旱时使用,变水患为水利。大禹以疏导之法治理洪水、颁行夏历指导农业生产,充分体现出尊重自然、因势利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艰苦奋斗的品格
大禹生活非常俭朴,将精力全部用于治理沟渠水利。《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仪狄作酒而美,进之于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大禹重视实地调查,每至一地,便“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欙”,用规矩、准绳等仪器观测地形之平、直、高、低;或“随山刊木”,亲自沿山脚山坡勘察并砍削树木作为标记,以示山、河的走向;或筑台登高了解水患。
大禹劳而忘身,导致“手不爪,胫不生毛,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
墨子说他“亲自操橐耜”,“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总之,大禹因劳苦过度而形体消瘦,从臀至膝伤痕累累,腿肚子上没有肉,小腿上磨光了毛,手上脱尽了指甲,走路一跛一颠,后来被俗巫所效仿,竟演变成为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称为“禹步”。
孔子对大禹不畏艰险、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推崇。《论语·泰伯篇》中赞曰:“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孔子称颂禹伟大崇高,虽富有天下,却丝毫也不为自己着想,只是一味地为民众辛劳。可以说,大禹治水的胜利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胜利。
大公无私的襟怀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千古流传,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为后世称颂。大禹娶东夷部族涂山氏之女为妻之后,为早日完成治水大业,新婚仅四天就离家。但由于治水工程任务艰巨,大禹在外13年间,多次路经家门而不入。
“涂山氏女生子启,禹过门,闻启呱呱而泣,不入视之”,经过自家门前时听到刚出生的婴儿的啼哭,也因忙于公务而匆匆走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被崇拜他的百姓演绎成多种版本的美丽传说。在安徽省怀远县东南的涂山顶峰有一座禹王宫,宫殿的西南有一块大石,形状好似一位妇女端坐远望,当地人传说此石为涂山氏望夫所化,因此称此石为望夫石。
河南省嵩山南麓万岁峰下有一块高约10米、周长43.1米的人形巨石,传说是涂山氏站在这里等候丈夫归来,因时间过长变成石头,被人叫做启母石。在流经重庆市附近的长江中有一块状似一位女子向远方呼唤的“呼归石”,相传涂山氏久站于此呼唤丈夫归来,禹长期未归,妻子却化成了一块石头。
历史昭示,治水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水运系国运,水运兴,则国运昌。孟子认为,大禹的治水活动是推动社会变迁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著名学者乐黛云教授所说的那样:“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世世代代铸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自禹之子启祭禹开始,祭禹活动历久不断,历朝均有祭祀。大禹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他艰苦朴素、勤政爱民的精神,他“改堵为疏”的科学务实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髓,必将激励华夏文明之地的好儿女不懈奋斗,爱我中华。